词条 | 吴淞铁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吴淞铁路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起自上海,经江湾至吴淞,长约十四点五公里。1866年驻中国的英国公使以吴淞至上海间河道不易疏浚为由,请求建筑铁路,以便把海运至吴淞的货物经铁路运至上海。这一请求未得清政府批准。1875年英商怡和洋行组织了“吴淞道路公司”,将铁路器材从英国运至中国私自筑路。1876年6月修成上海至江湾段,7月正式通车,以一台“先导”号机车牵引客货车辆。建筑期间,沿线人民反对外人在中国修筑铁路。当上海至江湾段通车后,江湾一带居民数百人反对列车通行,并捣毁“公司” 的江湾办事处。1876年8月列车压死行人一名,群情激愤,“公司”被迫停驶列车。1876年10月清政府与英公使签订 《收买吴淞铁路条款》,但 “公司”方面仍继续筑路,于1876年12月1日上海至吴淞全线完工通车。1877年9月,清政府赎回这条铁路后,即将全路拆毁。1897年2月重新开工修建吴淞铁路,改为标准轨距。1898年8月工程完成。1904年10月这条线路并入沪宁线,改名为淞沪铁路。 吴淞铁路又名淞沪铁路,在上海市东北部。北起吴淞镇,南至闸北区上海站,长14公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商怡和洋行成立吴淞铁路公司,以修筑马路为名,强行购地兴建。清光绪二年(1876年)通车营业。为我国第一条窄轨铁路。因压死士兵,引起居民反对阻驶。清政府以规银28.5万两买下路权而拆毁。今路为1897年—1898年重筑。建国后在何家湾站建南(翔)何支线接沪宁铁路,又有支线通黄浦江西岸各港。为上海市东北部钢铁和外贸物资运输干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