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祖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吴祖光

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生于1917年。江苏武进人。吴祖光早年曾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1937年来到南京,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1941年来到四川,并担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编导委员。1944年,在重庆担任 《新民晚报》副刊 “西方夜谭”主编。1946年,吴祖光来到上海,并担任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 主编,同时,与丁聪等人 一起合编 《清明》杂志。新中国成立以后,吴祖光曾先后担任中央电影局编导、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编剧、中国戏曲研究院编剧等。吴祖光几十年来辛勤笔耕,留下了丰厚的戏剧文学作品,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 话剧剧本《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少年游》、《林冲夜奔》、《捉鬼传》、《嫦娥奔月》等,电影剧本 《国魂》、《莫负青春》、《红旗歌》、《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洛神》 等,京剧剧本《武则天》、《凤求凰》、《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散文集 《后台朋友》、《艺术的花朵》等等。吴祖光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他的著名话剧《风雪夜归人》,反映了旧中国艺人的悲惨境遇,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他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右为吴祖光

吴祖光

吴祖光 (1917— ),江苏武进人,生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入中法大学文学系,1946年到上海,任《新民晚报》 副刊、《夜光杯》 主编,并同丁聪合编 《清明》 杂志。1937年创作处女作 《凤凰城》,1940年写成历史剧 《正气歌》,1942年完成代表作 《风雪夜归人》,以后创作了神话题材的话剧 《牛郎织女》,1946年写有三幕话剧 《捉鬼传》,1947年写了 《嫦娥奔月》,同年在香港创作并导演了 《莫负青春》 等电影,建国后写了 《闯江湖》 等。所写剧作题材广泛,无论现代、历史和神话传说,都较能得心应手,构思别致,情节生动,语言自然。

吴祖光

剧作家。1917年4月21日生。江苏省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人。1935年入中法大学文学院。1937年,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秘书、教师。抗战时期,先后任重庆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剧。1941~1943年在重庆中央青年剧社等任编导。其间创作了《风雪夜归人》等多部话剧。1944年编辑重庆《新民报》副刊。1946年到上海,主编《清明》杂志和《新民晚报》副刊,并创作了《捉鬼传》、《嫦娥奔月》等剧本。1947年出走香港,任大中华影片公司、永华影片公司编导。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改编并导演了《红旗歌》、《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等影片。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在北大荒劳动3年,1960年回到北京。历任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市京剧院编剧。京剧《三打陶三春》、评剧《花为媒》深受好评。1979年调文化部艺术局从事专业创作。1982年出版《吴祖光剧作选》。1981年出版《吴祖光论剧》,收入他写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戏剧杂论70余篇。2003年4月9日去世。为中国剧协副主席,第5、6届全国政协委员。共创作、改编话剧、戏曲等形式的剧本40多部。主要话剧作品有:《正气歌》(1940)、《牛郎织女》(1942)、《风雪夜归人》(1942)、《少年游》(1944)、《捉鬼传》(1946)、《嫦娥奔月》(1947)。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