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勃?—前169汉初将领、大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早年织薄曲(蚕具)为生,并常以吹箫助人办丧事。秦末随刘邦起义。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作战勇猛,屡率主力冲锋陷阵,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汉初,随刘邦击破燕王臧茶、韩王信及陈豨、卢绾等反叛,功勋卓著,任相国、太尉。他为人敦厚质朴,不善言辞,刘邦认为“安刘氏者必勃也”。吕后执政时他任太尉,但军权为诸吕控制。吕后死,他与丞相陈平合谋,联合朱虚侯刘章等,用计诛杀掌握南、北军,企图夺取政权之吕产、吕禄,迎立代王刘恒为帝,稳定了西汉的统治。文帝时为右丞相,不久免相就国。有人诬告他谋反,被下狱,旋获赦复爵。孝文帝十一年卒,谥武侯。 周勃?—前169汉初沛县 (今江苏沛县)人。少时家贫。他以织薄曲为生,又常吹箫为人办理丧事。而有力气,能引强弓。秦二世元年 (前209),随同沛公刘邦起兵,为中涓。勃在进军咸阳的过程中冲锋陷阵,屡建功勋。汉王元年 (前206),刘邦赐爵威武侯。他随之进入汉中,拜为将军。接着还定三秦,参与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高帝六年 (前201),封为绛侯,剖符世世不绝,食邑8290户。又从高帝平息异姓诸侯王的叛乱。迁太尉、相国。勃不好文学,为人朴质敦厚,不善言词。高帝认为他重厚少文,可托以大事,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勃。及高帝死,他以列侯事惠帝。惠帝六年 (前189) 拜为太尉。吕后死,赵王吕禄为汉上将军,吕王吕产为汉相国,他们操纵权柄,欲危刘氏社稷。当时周勃虽为太尉,但不得入军门。陈平虽为丞相,却不能理事。于是,勃与丞相陈平、朱虚侯刘章等合谋,共诛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文帝初年,以勃为右丞相,食邑万户。有人说勃功高位尊,威震天下,久之必祸及其身。勃惧,乃请归相印,文帝许之。一年后,丞相陈平卒,帝又以勃为丞相。数月复免相就国。勃担心有人杀他,在封国时经常身穿甲胄,令家人执持兵器。有人上书告勃图谋不轨,被廷尉逮捕下狱。勃惶恐不知置辞,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提示他以儿媳为证,其儿媳为文帝公主。勃即通过薄昭告之薄太后,太后即向文帝质询,勃才得以赦免,复故爵就国。文帝十一年 (前169)死,谥曰武侯。 周勃?—前169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随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从刘邦平定臧荼、韩王信、陈豨等叛乱。惠帝时为太尉。吕后死,与陈平合谋夺取军权,诛灭诸吕,迎立文帝,任右丞相。 周勃?~前169西汉初名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少时织薄曲(蚕具)为生,并常充当丧事中的吹鼓手。秦末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汉初又从刘邦平定韩王信、陈豨和卢绾的叛乱,任太尉。为人敦厚,刘邦认为可属大事,并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汉书·高帝纪》)。吕后时,仍官太尉,但军权实为吕后亲信所控制。吕后死,他与陈平定计,入北军号召将士拥护刘氏, 诛杀企图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等人,迎立文帝,任右丞相。不久谢请归相印。及陈平卒,复为相。后免相就国。被变告以谋反罪下狱,贿赂狱吏求教解救之术, 乃赦出, 复爵邑。感慨说:“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汉书·周勃传》)。卒谥武侯。 周勃?—前169西汉开国重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出身贫穷,少年时以织薄曲为生。秦末随刘邦起兵于沛。在推翻秦朝、楚汉战争和汉初平定诸侯王的斗争中,周勃所部一直为主力,屡立战功。刘邦即位后,封为绛侯,食邑八千余户。惠帝时任太尉。吕后死后,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相国,诸吕权势颇盛。周勃与丞相合谋,联络宗室重臣刘章等,共诛诸吕,平定了诸吕之乱,并迎立代王为皇帝(汉文帝),对汉初政治稳定起了重要作用。文帝即位后,任右丞相。后称病辞职。陈平死后,他又任丞相。岁余又被罢免遣归封国。后有告他企图谋反,被捕下狱。后虽得到赦免,但未再受重用。文帝十一年死,谥武侯。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