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辅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辅成1911—国现代伦理学家。西川江津人。1927年中学毕业,考入成都大学预科。1929年转入成都大学教育系。1931年转入清华大学哲学系。1933年攻读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回成都任华西大学附中教员、重庆国立编译馆编审员。1943年后历任四川大学、金陵大学、华西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起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外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顾问。主要编、著有《哲学大纲》、 《论董仲舒思想》、《戴震》、《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等。周辅成早年力图以伦理学为中心建立哲学体系。解放后致力于西方伦理学史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他认为道德发展有自身的规律,虽然道德受政治经济的影响,但不能拿政治因素来直接说明道德的本质。他特别提出了人民道德的思想,认为道德规律是围绕人民的道德原理而定的。人民道德在内容上是与官方道德根本对立的,是基本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正义、平等原则。一部西方伦理学史就是人民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西方伦理学说史上的两条路线斗争,是以人民道德为中心展开的:一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伦理思想,一是歪曲或反对人民利益和要求的伦理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资料的研究整理中,周特别注意挖掘搜集为剥削阶级学者所有意抹杀和毁灭的进步思想家的史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