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91 命指天之命。《诗·周颂》: “昊天有成命”。《汉书·董仲舒传》:“天令之谓命”。亦指必然性、命运、命定。孔子主张“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墨子主张“非命”,认为“命之为暴人之道”,“执有命者不仁”。(《墨子·非命上》)孟子主张“立命”,“正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尽心上》)庄子主张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荀子则认为“节遇之谓命”,偶然的遭遇即是命。东汉王充从元气自然论出发认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论衡·命禄》)。还认为命有三种:“正命”、“随命”、“遭命”(《论衡·命义》)。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造命”。《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唯能造命者,而后可以俟命;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惟循理以畏天,则命在己矣”。认为只要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必然性,人就可以主宰命。 命mìng即“命服”。《国语·周语上》:“襄王使太宰文公及内史兴赐文公命。”三国吴韦昭注:“命,命服也。” 命中国哲学术语。❶指天命。《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汉书·董仲舒传》:“天令之谓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