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品花宝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品花宝鉴又名《群花宝鉴》、《燕京评花录》、《怡情佚史》。长篇小说。清末陈森撰。六十回。原书不题撰人。森字少逸,江苏常州人。书以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同性恋为线索,广泛描写达官贵人、公子王孙玩弄优伶之丑行,暴露剥削阶级精神空虚。作者写了如梅、杜之类“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袴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但所谓“情之正者”,也是病态生活的反映,满纸丑态,龌龊无聊。鲁迅谓:“以狭邪中人物故事为全书主干,且组织成长篇至数十回者,盖始见于《品花宝鉴》,惟所记则为伶人。”此书实开近代狭邪小说之先河。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一九一三年石印本等。 品花宝鉴清陈森 (1797—1870)撰。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毗陵 (今江苏常州)人。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科举屡试不第,久寓北京。诗文未传,除本书外,早年客居都中时,曾写过一部《梅花梦》传奇。《品花宝鉴》又名 《怡情佚史》、《燕京评花录》,全书六十回,五十余万字。叙述名士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相恋的故事。据《菽园赘谈》记载,乾隆以来,“京师狎优之风冠绝天下,朝贵名公,不相避忌,互成惯俗”。此书内容如果单从同性恋角度看,无论情正或情邪,均属一种社会病态,但是,从当时腐朽颓靡的社会现实来看,作者不仅描述了这种上流社会荒淫无耻的“狎优之风”,写了地位低下的优伶戏子们的屈辱生活,而且还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情趣。他企图通过梅子玉和杜琴言二人情趣相投,洁身自好,重在神交,平等相处的“情之正者”与纨绔子弟、淫贼恶棍玩弄、奸淫优伶的“情之淫者”的对比描写,来划分人世间的情之邪正,寓劝惩之意,较为可取。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品花宝鉴》列入 “狭邪小说”类,并指出其首开长篇狭邪小说先河。此外,书中还有大量性生活的描写,不堪入目,皆属糟粕。其书版本较多,最早为道光己酉刊本,后有咸丰刻本、朱丝栏抄本、民国二十年受古书店铅印本、申报馆排印本等。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尚达翔校点本为目前最完备之版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