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萨克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哈萨克语

哈萨克族应用的语言,主要流行于我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其他哈萨克族自治地方,国外则流行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有近亲关系。哈萨克语有其长期的形成过程。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它是以克普恰克语(即钦察语)为基础,融合朵豁剌惕、私吉剌惕等部的蒙古语成分而发展起来的。哈萨克语的特点是,元音的和谐比较严整,辅音的同化现象比较多。元音e(e)在词首时,前边要带y(j),元音o在词首时,前边要带w。名词、代词、数词各有7个格,比同语族的语言多一个“造格”。语法附加成份变体较多。动词谓语第一个人称单数附加成份除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形式外,还使用短尾形式—m。因为长期从事畜牧业,哈萨克语中关于畜牧业的词汇特别丰富和完备,农业、商业、手工业生产方面的词汇比较贫乏,大多借用其他民族语言中的词汇,工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词汇则几乎都是外来词。因为哈萨克族自形成之日起,即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人士和统治阶级都学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古代哈萨克语受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较大。国外的哈萨克族因长期处于俄国的统治下,俄语对那里的哈萨克语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哈萨克语中的汉语借词也在不断增加。

哈萨克语

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克普恰克语组,在形态结构上属粘着语类型。哈萨克语是聚居在中国新疆以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等地的135万(2000年)哈萨克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工具。哈萨克族及其语言形成于15世纪左右,而哈萨克书面文学语言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哈萨克语有9个元音音位,24个辅音音位,有元音和谐和辅音同化现象。哈萨克语的名词、代词和数词有7个格,比同语族的许多语言多一个助格。词的结构与突厥语诸语言基本相同,构词和构形附加成分常在词根之后,也有个别来自波斯语的前加成分。重音一般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哈萨克语中有相当数量的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同源词,也有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蒙古语、俄语以及维吾尔语借词。哈萨克语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大方言,这两个方言区的差异极小,人们互相交谈毫无困难。此外,在哈萨克斯坦有800多万哈萨克人,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土耳其等国家里有100余万哈萨克人,他们说哈萨克语,用哈萨克文。

哈萨克语

❶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辅音有二十四个,[f]、[v]、[]只用以拼写借词;辅音有同化现象,少数音节末尾有复辅音; 词的重音大多落在末尾音节;元音有九个,[e]、[o]、[φ]在词首时分别前加[j]、[w]、[y]; 元音有增减现象,元音和谐律较严整;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居中谓语在后, 修饰成分在中心语前。名词有格、数、领属等语法范畴;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动词有肯定、否定,人称、数、时、态、式等语法范畴,动词现在时、将来时第一人称单数后缀,除使用谓语性第一人称形式外, 还使用短尾形式[-m],有形动词、副动词、动名词等形式。后缀变体较多, 用词干加后缀或两个单词的合成构成新词。词汇中有相当数量的本语族的同源词, 畜牧业词汇丰富,有波斯语、阿拉伯语、蒙古语、俄语及通过俄语借入的其他国际语和汉语借词。书面语曾受察合台文和塔塔尔语的影响。使用文字为哈萨克文。
❷苏联哈萨克人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共和国。语言特点与中国哈萨克语相比较,除新词术语上存在差别外, 其余基本相同。有文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