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哥舒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哥舒翰?—757

唐大将。突骑施族哥舒部人。父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因此世居安西。翰少读《春秋》、《汉书》,知仪礼。初补效毂府果毅。王忠嗣署为衙将,从讨吐蕃,迁左卫郎将。不久,忠嗣被罪,帝召翰入朝,拜鸿胪卿、陇右节度副大使; 乃极言忠嗣之枉,愿以官贷其罪,忠嗣不诛,朝廷称其义。天宝八载(749 ),诏翰以朔方、河东群牧兵十万攻破吐蕃石城堡,遂以赤岭为西塞。进封凉国公,兼河西节度使。又攻破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收黄河九曲,以其地置临洮郡,筑神策、宛秀二军,进封西平郡王。旋因疾居长安家中。十四年,安禄山反,起为兵马副元帅,统军20万守潼关。因杨国忠猜忌,被迫出战,大败被俘,为安庆绪所杀。

哥舒翰?—757

唐大将。突厥族哥舒部人。世居安西,家富于财。好读《左氏春秋》及《汉书》。通大义,多施予,故士归心。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补为衙将。吐蕃犯边,他拒之于苦拔海,持半段枪挡其锋,击败之。由是,名盖军中。天宝六年(747年),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会王忠嗣被劾有罪,召之入京。玄宗与语异之,拜陇右节度副大使。极言忠嗣之枉,帝起入禁中,他叩头随之而前,言辞慷慨,声泪俱下。贬忠嗣为汉阳太守。朝廷义而壮之。七年,筑神威军于青海上,吐蕃攻破之。又于青海中龙驹岛上筑城,号应龙城,以罪徒二千人戍之。自是吐蕃不敢近青海。八年,遣将攻拔吐蕃石堡城(一名铁刃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遂以赤岭(今日月山,在青海省湟源县西)为西塞。开屯田,备军实。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协,玄宗每和之为兄弟。久之,进封凉国公,兼河西节度使。攻破吐蕃洪齐、大莫门等城,收黄河九曲,以其地置洮阳郡(今甘肃省临潭县),筑神策、宛秀二军,进封西平郡王。时杨国忠恶安禄山,故厚结之。后因酒色过度,患风痹。天宝十三载还于京师。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封常清、高仙芝为叛军所败。玄宗任其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统河陇、朔方、蕃卒及高仙芝旧卒二十万拒敌于潼关。他数以疾辞请,玄宗不听。因病不能视事,以军政委军司马田良丘,王思礼主骑兵,李承光主步兵。三人争长,政令无所统一,军无斗志。安禄山遣子庆绪攻潼关,击走之。初至潼关,有人劝其留卒三万守关,悉以精卒回诛国忠,清君之侧,颇然之。国忠闻之大骇,谓玄宗曰:兵法“安不忘危”。请选监牧小儿三千训练于苑中,又召募万人屯于坝上,令其心腹杜乾运领之。虑为国忠图己,召乾运至潼关斩之。自是,心不自安。玄宗不听他宜坚守勿轻出关的上计,也不听郭子仪、李光弼请翰固关无出军的劝告,而专听杨国忠令其急出关复陕、洛的谗言。他窘不知所出,恸哭出关。军至灵宝西原,与安将崔乾祐战。初谓乾祐兵少,轻之,遂促令将士急进。士卒争路拥塞,无复队伍,乾祐乘东风以草车数十乘纵火焚之,烟焰连天,将士掩面,目不能视,敌军乘之。官军自相践踏,坠于河,死者数万人。哭号之声振动天地,十不存一二。军既败,乃与数百骑驰而西归,为安将火拔归仁所执,降禄山。署伪司空,令作书招李光弼。后囚于洛阳。安庆绪兵败撤退时被杀。

哥舒翰?—757

唐大将。突厥哥舒部落人,客居长安。天宝六年(747年)为陇右节度使,次年以败吐蕃有功封西平郡王。后因病居家。安禄山反,被起用为兵马副元帅,统军20万守潼关,因杨国忠疑忌,逼其引军出关,兵败被俘。曾为禄山作书诱招唐将未逞,囚于洛阳,后为安庆绪所杀。

哥舒翰704~757

突厥哥舒部后裔,父哥舒道元为安西副都护。翰少读春秋,知大义。43岁时,从军到河西。为人疏财重义,作战勇猛过人。每战持半段枪, 所向披靡。先助河西节度使王倕攻新城(今青海门源), 后在王忠嗣署为衙将, 旋任大斗军(今甘肃永昌县境)副使。后因功任陇右节度副使,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陇右节度使营田副大使、大使。天宝六年(747年),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次年,率兵在青海湖心龙驹岛筑应龙城,建神威军。八年,率朔方、河东军10万攻破石堡城。十二年 (751年),攻占洪济、大莫门城(均在青海海南一带),收回九曲故地,兼河西节度使。累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凉国公、西平郡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病归京师。安禄山反后,任先锋兵马副元帅,统军20万守潼关,为杨国忠所忌,被逼出战, 因败被俘囚于洛阳, 安庆绪兵败撤退时被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