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甲状旁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甲状旁腺jiazhuangpangxian

人体内分泌腺之一。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棕黄色,形似大豆,分别位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或埋在其中)的中部和下部。主要功能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彻底摘除(如甲状腺手术切除时不慎误摘),则PTH分泌不足,使血钙渐渐下降,而血磷渐渐上升,导致低血钙性搐搦,甚至死亡,补给PTH和钙盐可使症状暂时缓解。而当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TH分泌过多时,则使骨钙进入血液,并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同时激活维生素D3成为活性D3,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使血钙过高,并抑制肾脏对磷酸盐的重吸收,促进尿中磷的排出,使血磷过低,从而导致钙盐在一些组织中的异常沉积,使组织发生病理性钙化,并可能形成肾结石。又由于骨钙减少,易引起骨折。PTH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钙高时,PTH分泌减少,血钙低时,PTH分泌增加。血钙每变化1mg/dl,PTH浓度约变化100%,长期血钙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甲状旁腺腺体缩小或加大(可大至5倍以上)。机体内钙磷代谢还受维生素D和降钙素的影响。降钙素由甲状腺内的腺泡旁细胞分泌,具有与PTH相反的作用。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

位于甲状腺近旁,由第3、4对鳃囊发生的内分泌腺。最早见于两栖类。数目和位置在各种动物中变化较大,一般为一对或两对。有的离甲状腺较远,有的埋于甲状腺或胸腺内。在哺乳动物,甲状旁腺为扁圆形小体,表面被有薄的被膜,腺细胞排列成索或团,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主细胞占大多数,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根据胞质染色的深浅,又分为明主细胞和暗主细胞,两者是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功能状态; 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含甲状旁腺素(见激素),主要参与维持血钙的恒定。嗜酸性细胞见于马、牛、猴等动物,数量少,但随年龄而增多。单个或成群分布。比主细胞大,核小而圆,染色深,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功能尚不清楚。

甲状旁腺jiazhuangpangxian

内分泌腺之一。一般为四个棕黄色圆形小腺体,位于甲状腺背面上下两端(见图),或埋在甲状腺组织内。甲状旁腺总重量约0.1克,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内钙、磷的代谢,它和维生素D、降钙素等物质共同调节与控制人体血液和骨骼里钙、磷成分。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

一种内分泌腺。有四个,位于甲状腺两叶的背面,分泌甲状旁腺素,维持体内钙和磷的平衡,分泌过少,血钙降低,血磷增高,产生抽搐;反之,可引起尿路结石。

甲状旁腺

位于甲状腺后面,分上、下两对,呈棕黄色圆形小体,大小似大豆,重约30毫克。其外面覆以结缔组织被膜,部分结缔组织伸入内部形成不明显的小隔。被膜和小隔内有血管、神经和脂肪细胞。腺细胞排列成团状或索状,可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主细胞数量较多,分泌甲状旁腺素,主要调节体内的钙代谢,以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如甲状旁腺萎缩或被摘除,可以引起血钙降低,导致肌肉痉挛。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少但体积较大,单个或成群存在,至7~10岁时才开始出现,以后增多。其功能尚不清楚。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

动物体内分泌甲状旁腺素的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常有两对,其中一对位于甲状腺附近,另一对位置较远。外被结缔组织被膜,腺实质中腺细胞排列成团块或条索状,其中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嗜酸性细胞功能未明;腺细胞团索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甲状旁腺素与维持血钙浓度有关。

甲状旁腺

呈扁椭圆形,一般有上、下两对。上一对多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上、中1/3交界处,下一对常位于甲状腺下动脉附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