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宋文学论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宋文学论集》王水照著。齐鲁书社1984年出版。这部论文集收有总论宋代散文的论文2篇,论述曾巩散文的论文1篇,论述苏轼及其散文作品的论文4篇。在《宋代散文的风格》和《宋代散文的技巧和样式的发展》两篇文章里,作者认为,宋代散文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建立了一种稳定而成熟的散文风格,即平易自然,流畅婉转。这既是传统散文发展的结果,也是北宋古文运动斗争的产物;构成这一风格的因素,除了作家的气质、素养和美学理想等外,主要还由于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作者以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为范例作了分析,作者还分析了宋代散文家在平易、婉转的基本风格的基础上,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特色。作者运用大量材料,论述了宋代散文的技巧和样式的发展,如指出比喻、夸张、渲染和引证等是宋代议论文常用的艺术手段;文字凝炼简短、风格峭拔遒劲是宋代游记散文的艺术特点。作者还指出宋代散文在样式上的发展和革新,这体现在赋、笔记文等方面。作者的结论是:宋代散文“加强了议论性、形象性和抒情性,丰富了表现技巧和手段,在样式上也作了新的开拓和改革。”在《曾巩散文的评价问题》一文里,作者指出,曾巩的文章内容丰富,有的反映了作者重视民生疾苦的民本思想,有的研讨了治国之道,有的反对墨守经学陈规;这说明曾巩不是拘执不化的泥古迂儒,而是双目注视现实、知权达变的通儒。曾巩的文章多为议论文,其特色有:“敛气蓄势,藏锋不露;善于立意,精选‘文眼’;议论与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在其他几篇文章里,作者论述了苏轼政治书简《与滕达道书》的系年和主旨问题;论述了《与鲜于子骏》一文和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关系以及苏轼的思想和创作发展过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