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氏义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氏义门位于雨湖区城正街板石巷。原为唐氏家庙,始建于明。清顺治十一年 (1654) 重建。现家庙已毁,仅存槽门。槽门为砖石结构。门额悬明永乐二年(1404)题刻汉白玉石匾,长1.5米,宽0.45米,阴刻楷书 “唐氏义门” 四字。 唐氏义门明永乐二年 (1404),湖南大旱,灾情十分严重。当时住在湘潭城内板石巷的唐礼,向唐氏族人发出倡议,发动大家募集谷米万石,赈济潭、衡、攸、醴四县饥民,救活灾民数万。这一义举不仅受到民众赞颂,也传到朝廷,受到朝廷的嘉奖。明成祖朱棣令有关部门题赠“唐氏义门” 四字,并批准在湘潭建祠褒扬。唐姓族人将“唐氏义门” 四字作匾,并刻碑纪其事。匾、碑经数百年完好无损,直至 “文革” 时,才被作为 “四旧” 粉入墙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