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赛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赛儿生卒年不详明朝蒲台 (今山东滨县东南蒲台)人,十八岁嫁与同县林三为妻。婚后不久,林三因交不上租税被官府重伤而死,赛儿立志为夫报仇,削发为尼,号“佛母”,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进行反官府的活动。1420年,山东益都、蒲台等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的唐赛儿趁机以红白旗为号,带领五百多饥民冲入益都,赶走县官,开仓救民,老百姓翕然从之,从此起义军队伍大增。山东总督命青州卫指挥高凤进巢,被唐赛儿大摆“狂魔阵”杀退。明廷大震,急派安远侯柳升及都指挥刘忠率十万步骑围攻益都。唐赛儿率主力迎击柳升,派董彦杲截击刘忠。董军失利,益都被袭,唐赛儿驻守卸石棚寨,派张鸿宾攻打安丘。攻安丘多日没有得手,唐赛儿却已是腹背受敌,起义军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唐赛儿在义军的掩护下,逃出重围,被百姓们隐藏起来。明成祖下令搜寻。终不可获。后来听说唐赛儿隐藏在尼庵中,便降旨把山东和北京一带落发出家的数万名尼姑全部逮捕,枉杀无数。唐赛儿为救众尼姑,投案山东布政使衙门堂前。明成祖下令将唐赛儿凌迟处死,在解送京师的当夜,唐赛儿却不翼而飞。山东青州府人民为纪念唐赛儿,将卸石棚寨改为“唐赛儿寨”(参看《明史》卷一六一《唐赛儿传》)。 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的女领袖。蒲台(今滨县)人。林三的妻子。永乐年间(1403—1424年),山东连续遭灾,加上官府逼税催科,民不聊生。唐赛儿利用白莲教,自号“佛母”,称能预知将来事情的成败,并以能剪纸为人为马相号召,组织民众。她不辞辛劳,躲避官兵的追捕,秘密地频繁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借白莲教发动群众。由于唐赛儿勇敢侠义,经常为群众排难解纷,在教民和群众中威信很高。永乐十八年(1420年)春,唐赛儿在鬏髻寨(今青州境内)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并击败青州卫都指挥使高凤所率的镇压军队。后以卸石棚寨(今青州境内)为根据地,攻占莒州、即墨等县城。明成祖派安远侯柳升领兵前往镇压。起义军夜袭官军营寨,击杀明廷都指挥使刘忠。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她在群众掩护下突围脱险。明政府为搜捕她,虽尽逮尼姑、女道士,仍无法获其踪迹。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却影响深远,她也得到了人民的崇敬和衷心的爱戴。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卸石棚寨被称为“唐赛寨”或“唐三寨”。参见“唐赛儿起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