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指发展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表现。目前我国理论界形成下列几种不同看法:(一)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道德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比,无疑是个巨大的社会历史进步,故必然会极大地促进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以来,已经引起了道德领域的进步,表现为一系列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观念的形成。例如道德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尊重知识和人才意识的增强;个人利益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的深化等。(二)认为商品经济对道德进步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两者兼而有之。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使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冲击和削弱,等价交换原则进入了社会生活的道德领域或政治领域,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道德现象的泛滥。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进步的积极作用是主导方面;其消极作用是非主导方面。(三)认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关系。该种观点中借用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所使用的“二律背反”这一哲学术语,来表达对商品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和对立性质的看法。在以上三种观点中,以第二种观点为多数。在关于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上,还有下列问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深化来进一步说明:一般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存在着什么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又是什么关系;现实中出现的某些不道德现象,是发展商品经济所必然带来的结果,还是在这一过程中因某些偏差而形成的。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之间关系的认识,从而有益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进行道德建设。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