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扫盲教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扫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 随着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 广大农民群众激发起强烈的文化学习要求。1952年, 推行速成识字法, 上海农村出现了第一次扫盲高潮。这一时期, 扫盲基本采用通常性扫盲、冬学和速成识字三种形式, 脱盲农民达33 744人。但由于扫盲的巩固工作跟不上, 脱盲学员大量复盲。
1956年, 制定了 《上海市扫盲规划》, 并召开了“上海市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郊区农村掀起了第二次扫盲高潮。农民扫盲在学人数64 080人。
1958年2月, 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组织扫盲大跃进的口号, 当时曾宣布扫除文盲42万人, 加上1958年以前扫除的文盲11.2万人, 合计扫盲53.2万人。上海农村出现了第三次扫盲高潮。但由于采取的是短期突击的办法, 单纯追求扫盲数量, 甚至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 巩固工作也没有跟上。据复查, 实际扫盲不过21万人。
1978年, 市教育局了解到郊区青壮年劳动力中文盲达61万人, 占该年龄段30%左右。1979年1月,市政府正式发出通知, 要求 “在1980年内, 农村基本完成扫盲任务”。截至1979年底, 提前一年完成国务院和市政府下达的脱盲指标。
1980—1987年期间, 上海农村的扫盲工作进入继续深入的阶段, 平均每年扫除文盲3 000余人。1989年初,据调查统计, 郊区15~45周岁的男性, 15~40周岁的女性中, 半文盲共有106 000人; 26个乡镇和1185个村(企业)还未达到国务院提出的新标准。
1990年9月5日, 市政府召开 “上海市扫盲工作会议”, 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 要求15~45周岁的男性和15~40岁的女性中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 以乡、镇、村、企业为单位, 都要达到这个标准。上海农村掀起了第四次扫盲高潮。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把扫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93年10月, 国家教委督导司在上海进行评估验收。1994年进行复验。1995年, 国家教委发文宣布上海市扫盲工作验收合格。郊区青壮年中非文盲率达98.08%。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