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喀喇契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喀喇契丹西方对西辽的称呼,其原音为Kara Kitay,意为“大契丹”,有人也译为“黑契丹”。黑色代表北方,因而是北方游牧民族认为最高贵的颜色,所以“黑”(Kara)含有高贵的意思。西辽为契丹族西迁中亚所建的国家,因此突厥、回鹘、波斯、阿拉伯称西辽为“喀喇契丹”。其族骨干为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故址在蒙古高原中部)时大会的七州十八部中的参加者,后至叶密力,又有数万西迁阻卜加入其中。至耶律夷列统治时(公元1150—1163年)统计,全国有18岁以上的壮丁84500人,估计连老幼妇弱约有30万人。西辽灭国后,逐渐融合于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 喀喇契丹西方对西辽的称呼。为契丹族西迁后所建。原音为karakitay。意为“大契丹”。其国土广阔,故中亚及波斯、阿拉伯人称之喀喇契丹。有人又译为“黑契丹”。黑色代表北方,是北方游牧民族认为最高贵的颜色,所以“黑”(kara)含有高贵之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