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美国式道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美国式道路meigoushi daolu

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发展的两种形式之一,同普鲁士式道路相对,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也就存在着方式的不同。一种情况是在彻底废除封建制关系,地主阶级已不存在的条件下,农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农场经济。这种演进的道路,在美国尤为典型,列宁称之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
美国在殖民地时期没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欧洲的殖民者只是把封建关系的某些因素移植了过来。独立革命中,这些封建因素被彻底粉碎。革命后,合众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令,逐步为在美国普遍建立起自耕农农场创造了条件。
美国在1776年独立后,向西部扩张领土,吸引了大批移民。国家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出售给移民去开垦耕种;但当时的政策只对富人有利。于是广大农民开展了占地斗争。最后政府无奈被迫改变土地法令,使一般移民有可能获得土地,小农场主的农业经营得到广泛开展。
建立在小私有制基础上的农民经济是不稳定的。小商品生产本身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农民的生产很快就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农民阶级的分化加速了。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循着农民分化的道路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农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形式。
在没有封建束缚的条件下,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都比较迅速。这样建立起的美国资本主义农业,迅速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成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美国式道路

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形式之一。指用革命手段废除农奴制大地产,按资本主义农场的道路自由发展小农经济。以美国的农业发展为典型,故名。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在南部破坏了大土地占有制及农奴制残余,打碎了旧地主经济;在西部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发展小农经济。然后,在农民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资本主义农场主。

美国式道路American pattern

在农民两极分化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以美国为典型,在南北战争前后,在南部废除了奴隶制大庄园,把土地分租给佃农耕种;在西部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并颁布《宅地法》,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样,小农经济普遍发展起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农民不断向贫富两极分化,大量农民贫困破产,沦为雇佣工人,少数成为资本主义农场主。这种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列宁称之为“美国式道路”。由于彻底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速度比“普鲁士式道路”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