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喜剧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05 喜剧片以引发笑的艺术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在总体上有完整的喜剧性构思,创造出喜剧性的人物和情境,从生活中发掘喜剧因素,扑捉笑料,以诙谐幽默、讽刺夸张的手法让人们笑着与过去告别。喜剧片曾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形态之一,在中国电影的早期发展中,滑稽片作为一种类型片成为电影之低级形式。中国喜剧片之起步,是从对好莱坞的棍棒喜剧的学习开始的。一十年代,张石川就编导了《脚踏车闯祸》等滑稽短片。《劳工之爱情》 已有喜剧构思和误会、夸张手法。20年代,出现了《滑稽大王游沪记》、《大闹怪剧场》等滑稽片和带有闹剧色彩的《二八佳人》。30、40年代,喜剧电影也很有光彩,以上海为中心建立起喜剧传统,这一传统后移植到香港并获得发展,香港喜剧片较多。新中国的喜剧片兴起于1956年到1957年,此间产生了《新局长到来之前》等第一批不很成熟、却有生气的讽刺喜剧片。1959年,《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两部歌颂性喜剧的出现为喜剧片创作开扩了道路。60年代,第二次喜剧创作热兴起,出现几部歌颂主题的喜剧片和讽刺喜剧片,表明喜剧片比较成熟起来。但喜剧片命途多舛,一再被批判受挫。新时期喜剧片再度活跃:从单一的歌颂功能走向多样,恢复了失落多年的社会批判传统,如《苦恼人的笑》、《黑炮事件》。喜剧样式从滑稽趋向幽默,如将滑稽与幽默结合的《冤家路宽》,将讽刺与幽默结合的《月亮湾的笑声》,将机智与幽默结合的 《陈毅市长》,将怪诞与幽默结合的《错位》。深受观众喜爱的生活喜剧《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伦理道德喜剧《甜蜜的事业》、轻喜剧《迷人的乐队》、《瞧,这一家子》、闹剧《阿混新传》等,在喜剧情境的营造与开掘上颇有新获,喜剧色调呈现出复合的多层次的韵致。中国喜剧片在整个电影事业中较低的地位正在提高,其自身的审美价值也在上升。 喜剧片我们都看过这样的故事片,全片充满了笑料,令人忍俊不禁,捧腹不止,甚至有时候叫人笑得背过气去。影片结束后,心中留下的是愉快轻松和满足。这种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就是所谓的喜剧片。
喜剧片因描写对象和表现手法不同,故分为讽刺喜剧片,如C·卓别林的作品;抒情喜剧片,如中国的《五朵金花》;轻喜剧片,如中国的《迷人的乐队》;音乐喜剧片,如中国的《刘三姐》;闹剧片(也称滑稽剧片),如法国的《虎口脱险》、中国的《小小得月楼》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