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喜相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喜相逢

笛子独奏曲。冯子存编曲,方堃整理。原是内蒙民间乐曲,后流传到河北省张北一带,被吸收到山西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中作过场音乐,配作戏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尘等表演动作的伴奏。经冯子存改编,成为一首有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乐曲,表现了亲人惜别和重逢的情景。全曲分4段。变奏曲式。主题以一个核心音调为中心,应用加花和扩充的手法,反复强调这一乐思。在演奏上采用散起形式,以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的技巧,表现了对亲人的惦念和盼望。乐曲的第二、三、四段是主题的变奏,每次变奏都运用各种演奏技巧,从各个侧面发展和丰富主题的音乐形象。第一次变奏,速度加快,强调旋律中连音与顿音的对比效果,以轻快活泼的节奏,表现了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心情。第二次变奏,速度进一步加快,吐音的技法使得旋律跳动活跃。情绪也更为欢快。第三次变奏,速度更快,综合了各种演奏技法,旋律节奏和旋律线都有较大的变化。全曲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喜相逢》笛曲

此曲原来是一首内蒙的民间乐曲,后来流传到张家口北部一带,被吸收入山西梆子和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现流行的《喜相逢》是经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在传统曲牌的基础上改编的。在改编时作者充分运用了“滑音”、“长舌”、“顿音”、“历音”等演奏技巧,形象地表现了亲人的依依惜别和团聚时的欢乐,音乐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全曲共分4段,是民间器乐曲中常见的变奏曲式。它为表现乐曲内容的需要,在保持乐曲段式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改变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使每次的变奏从各个角度发展,丰富了主题的音乐形象,因而使这首短小的乐曲,得到了充分的音乐发挥。

喜相逢

竹笛独奏曲。原为乐曲牌,流行于内蒙古,后来流传于张北一带,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配作戏中角色入洞房、拂拭灰尘等动作时的伴奏。经冯子存改编为梆笛曲,表现了亲人依依惜别和别后重逢的情景。乐曲结构采用民间乐曲中常见的变奏手法,演奏上运用吐音、花舌、飞指、花舌颤音等技法,造成热烈的场面。全曲情绪明快爽朗。曲首采用散起形式,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的运用,表现了难舍难分的情绪。第一次变奏,速度加快,轻快活泼的节奏,表现了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心情。第二次变奏中,×××这一雀跃的节奏型重复出现,加之速度进一步加快和吐音的运用,使欢快喜悦的情绪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第三次变奏,速度更快,固定音型的穿插进行、花舌音的再次使用,使音乐气氛更为热烈,表现了全家团聚的欢乐气氛。此曲富有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曾被改编为木琴、小提琴、钢琴独奏曲。

喜相逢

曲艺集。辽宁宫钦科著,1959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收入二人转《喜相逢》、《秋娥学文化》,鼓词《食心虫》等曲艺作品八篇,大部分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