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祝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1 祝福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桑弧导演,白杨、魏鹤龄、李景波主演。描写江南农村妇女祥林嫂再嫁再寡、哀哀无告的一生悲惨的遭遇,强烈抨击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吃人,表达了作家对辛亥革命的彻底失望。影片以严谨的结构、精炼的笔触,忠实地再现了原作冷峻、深沉、凝重、窒息的悲剧气氛和艺术风格,是一部思想、艺术结合较好的佳构。《祝福》改编的成功,使它在1957年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膺特别奖,1958年又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上获银帽奖。 《祝福》是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同时也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这篇小说创作于1924年2月份,发表于同年3月份出版的《东方杂志》半月刊上,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彷徨》之中。小说围绕着鲁四爷家的四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祥林嫂勤劳朴实,在黑暗的社会重压下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在封建婚姻制度的逼迫下,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多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她到鲁四爷家做女佣,独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后来她又被堂伯和婆婆强行卖进深山,嫁给一个贫苦的农民,后来她的第二个丈夫又不幸病死,年幼的儿子也被狼吃掉,她的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极大摧残和打击,她只好又回到鲁四爷家做女佣,但由于她再嫁又寡,被视为不祥之物,“祝福”的一切祭品不许她沾手,最后被鲁家逐出门去,在极度的精神痛苦中,在屈辱的歧视里,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悲惨地死去。作者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揭示了旧中国农村中广大劳动妇女的苦难悲惨的生活和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于劳动妇女的重重束缚和压迫,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的残酷性。祥林嫂悲剧的本身,就是对于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和强烈抗议。《祝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来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 祝福又称“降福”。基督教在宗教活动结束前,由主持人祈求上帝赐福的简短仪式。神职人员平时也可为某一特定对象祝福。 《祝福》彩色故事片。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导演: 桑弧,摄影: 钱江,主演: 白杨、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李建、晋阿虎、梁新。影片描写辛亥革命前后,在浙东一个穷山村里,住着一位新寡的祥林嫂,因害怕婆婆和卫老二把自己卖给贺老六做老婆,便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人。但后来还是被她的婆婆和卫老二抢走了,并卖给了贺老六。然而贺老六为了还债,拼命干活,却劳累而死; 他们的儿子阿毛也被狼叼去了,房子也被大伯收去抵债。祥林嫂走投无路,不得已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帮佣。但这一回却被看成是一个不祥之人,连祭祀用的碗筷器皿都不让她沾手。后来她在庙里捐了一条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踏,据说这样就可以洗清自己的罪过。适逢一个祝福的晚上,当她满怀希望,以为自己已经是赎过罪的人了,便兴冲冲端着供品出来时,却被主人大加责骂,还被赶出了鲁家大门,沦落为流浪街头的乞丐。祥林嫂彻底绝望了,终于在又一个漫天飘雪的年夜,倒毙在鲁镇的街头。影片改编结构严谨,完美地体现了原著的精华。1957年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19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祝福》彩色故事片。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导演:桑弧,摄影:钱江,主演: 白杨、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李建、晋阿虎、梁新。影片描写辛亥革命前后,在浙东一个穷山村里,住着一位新寡的祥林嫂,因害怕婆婆和卫老二把自己卖给贺老六做老婆,便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人。但后来还是被她的婆婆和卫老二抢走了,并卖给了贺老六。然而贺老六为了还债,拼命干活,却劳累而死;他们的儿子阿毛也被狼叼去了,房子也被大伯收去抵债。祥林嫂走投无路,不得已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帮佣。但这一回却被看成是一个不祥之人,连祭祀用的碗筷器皿都不让她沾手。后来她在庙里捐了一条门槛,让千人踩万人踏,据说这样就可以洗清自己的罪过。适逢一个祝福的晚上,当她满怀希望,以为自己已经是赎过罪的人了,便兴冲冲端着供品出来时,却被主人大加责骂,还被赶出了鲁家大门,沦落为流浪街头的乞丐。祥林嫂彻底绝望了,终于在又一个漫天飘雪的年夜,倒毙在鲁镇的街头。影片改编结构严谨,完美地体现了原著的精华。1957年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58年获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 祝福基督教在宗教仪式结束前,由主持仪式的神职人员祈求上帝降福给参加仪式的教徒而举行的简短仪式。有的有规定的祝福词,有的作一简短的随口祷告。平时,神职人员也可为个人或某特定对象祝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