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民月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民月令》Monthly Instructions for the Four-Peoples东汉时代的一部以农家月令为体裁的农书,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家月令书。 《四民月令》Simin Yueling中国最早的月令体裁农书。作者崔寔,东汉末期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崔寔重视农业,做太守时曾教民种麻,晚年曾在洛阳地区经营过田庄。成书年代在公元166年前后。本书按月记述应当进行的农事活动,同时指出进行该项农事活动的气象、物象指标,而不拘泥于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如记述三月的物候和农事时说:“是月也,杏花盛,可菑沙、白、轻土之田”。是说“杏花盛”这个物候,表示沙土、白土、土质松软的田地已到耕翻灭茬的时候。又“时雨降, 可种秔稻及植禾, 苜麻,胡豆,胡麻”。说明适时的雨水与播种粳稻、早谷子等作物的时间关系。内容还涉及祭祀、保养等士大夫阶级的生活杂事。本书是崔寔在洛阳地区经营田庄的经验总结,但书中阐述的经验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灵活而中肯, 明确地阐明了农时和农事活动的关系。《四民月令》原书北宋时已佚失,只因《齐民要术》,特别是《玉烛宝典》有大量引证,而保留了三千多字的残章。到清代有任兆麟、王谟、严可均、唐鸿学等四个辑佚本,但都有不足之处。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石声汉整理的《四民月令校注》和1981年缪启愉整理的《四民月令辑释》则较完善。 四民月令古代农书。东汉崔寔撰。崔寔(?—170),字子真,一名台,字无始。涿郡安平(今河北省)人。东汉政论家。作过五原和辽东两郡的太守,官至尚书。重视农业生产知识,关心农民生活。在实践中崔寔认识到,农业生产以及以农业为基础的工商业经营,都要以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作为标准。加以合理妥善的安排,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四民月令》便系统整理了这些经验,成为一部指导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农家历。另著有《政论》。 《四民月令》Monthly Instructions to Four Trades东汉时的综合性农书。崔寔撰。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一带)人。曾任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一带)和辽东太守,后升尚书。《四民月令》成书于2世纪中期,是最早的月令体裁的农书。本书按每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把应进行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营事项和家庭事宜,作详细合理的安排,因包括士、农、工、商四民的活动内容,故名《四民月令》。本书总结了当时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原书大约在宋末元初失佚,清代至1949年前有四个辑本,1949年后有新的辑本,均从《齐民要术》中辑得,约有3 200字。 四民月令一卷。崔寔撰。崔寔 (?—170年),字子真,涿郡安平 (今属河北省)人。东汉桓帝时,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为《政论》,指切时要,屡迁郡守,官至尚书。该书 《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崇文总目》未著录,约当晚唐至五代间散佚。除《说郛》(宛委山堂本)保存一卷外,清代以来辑本有四五种之多,如王谟辑《汉魏遗书抄》本、任兆麟辑《心斋十种》本、陶浚宣辑《稷山馆辑补书》本、王仁俊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唐鸿学辑《怡兰堂丛书》本等。各本所辑,均有异同,有待整理出一个更为完善的辑本。就任兆麟辑本而言,乃焦循旧藏,卷首有嘉庆八年 (1803年)四月江都焦循记。任兆麟据《齐民要术》、《太平御览》所引,辑录为书,仍其一卷。书中所记,顺易布应,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无或蕴财,忍人之穷;无或名利,罄家继富等,可见其时人心风俗敦厚。但其所辑,遗漏颇多。如《玉烛宝典》卷二所引《四民月令》二月祠大社日的200余字,极应补进来。萧智汉《月日纪古》所引 《四民月令》,也有数条不见此辑本。 四民月令书名,东汉崔寔撰,1卷。该书体例仿《礼记·月令》,逐月叙述士农工商四民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内容包括禾、麦、稷、麻、豆的种植,蚕桑、蔬果、树木、家畜的经营,祭祀、文教、饮食、医药、交易、社交等活动以及器用物品的制作保管。反映了东汉洛阳地区的庄园经济和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其中农技、园圃、饮食、医药等资料,可供推论西汉状况,补长安有关资料之不足。原书已佚,今存清代任兆麟、王谟、严可均、唐鸿学辑佚本四种。 《四民月令》中国最早的农家历。东汉崔 《四民月令》东汉晚期月令式体裁农书。作者崔寔,冀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具有管理田庄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知识,曾任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太守和辽东太守等官职。由于崔寔坚持 “士、农、工、商” 四民合一的田庄经营方式,又采用月令式体裁,所以称本书为《四民月令》 ,也是中国第一部农家月令体裁的著作。该书以一年内的每个月为指标,指出各月依照季节、气候所应从事的粮食耕种、蔬菜栽培及其收获等农事活动; 养蚕、缫丝、绩纺、洗染等纺织安排; 食品加工及酿造; 采收野生植物、药材及其加工保存; 粮食等物品的囤积及贩卖;修筑水利设施、修缮住宅的安排; 以及祭祀、教育、社会交往活动等等。因为内容侧重农业活动,《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农家类。根据书中所记农事的节气安排,可知该书内容是以洛阳一带为地方背景的,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等活动的情况。此书约佚于宋代。遗文主要保留在 《齐民要术》 、《玉烛宝典》 、《北堂书钞》 、《太平御览》 等书中。清严可均辑本较好,近人唐鸿学本编入《怡兰堂丛书》更善。今人石声汉撰有 《四民月令校注》 ,缪启愉撰有《四民月令辑释》 ,可资参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