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海之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海之神民间所敬之神。即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神之总称。所谓四海,并非实指。古人曾以为中国居大地之中,四境有海环绕,故有此称,实不针对具体海域而言。其东、南、北海,亦与今日之地理概念迥异。故四海之神,只可视为海神之泛指耳。海为水之大者,但古人的生活,主要依赖江河湖泊,邻海多为荒僻之区,所以对汪洋大海既畏惧,又神往,因而幻想出种种海神。秦始皇时,飘洋过海之人已渐渐多了起来,关于海的传说也多起来。世人常以海洋为神仙居所,但毕竟与大多数人们的生活无直接关系,所以秦汉以来虽列入祀典,其礼不甚隆重。汉以后,民间信仰日趋人神化,而国家祭祀却趋于抽象化,仅作为海的象征。汉代已设专祠,令祠官岁祭之。唐玄宗天宝十载 (751年),封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定制,立春日祀东海于莱州,立夏日祀南海于广州,立秋日祀西海于河中府,立冬日祀北海于孟州。宋元以来,海运和海上贸易迅速发展,海上的风波凶险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因而对海神的祭祀也就日形隆重,封建政府屡屡加封象征性的四海之神。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加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海为冲圣广泽王。皇祐五年(1053年),加封南海为洪圣广利昭顺王。徽宗大观四年 (1110年) 加封东海助顺广德王。宋元时还出现了地方性的专司保护某一海域的海神,如泉州海神、盐官州海神之类。从此,海神信仰日趋普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