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85 比拟辞格的一种。运用联想,将此物当作彼物描写的修辞方法。有拟人、拟物两种。前者系故意把物当作人来写,临时赋予物以人的某种品格。如“一缕缕一寸寸针脚都在轻轻问我:‘你的足迹要缝到什么地方才叫天涯尽头?’”(三毛《周末》)后者则故意把人当作物,或把抽象事物当作具体事物来写。如“哥撒网来妹摇桨,一网一网兜春光。” (湖南民歌) 比拟Bini修辞学术语。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格,叫做比拟。比拟一般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是把人以外的其他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来描写, 赋予这一生物或无生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羌笛本是无生物, 例中却赋予它以人的哀怨之情。 比拟辞格之一。把甲类事物当做乙类事物来称说、描述。比拟的构成要素是: 本体(表达对象)、拟体(拟想的其他事物)、拟语(述说其他事物的词语)。根据构成方式,比拟分为两类:(1)拟人: 把物当做人来说写。如:“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敌军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袁鹰《井冈翠竹》)例中“等待”原来用于人,现在用它来写竹子,使毛竹富有人情味。(2)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或者把此类事物当做彼类事物来说写。如:“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夏衍《包身工》)例中把对动物使用的 “饲养” 用于包身工 “小姑娘” 身上,是将人拟作非人的动物,从而深刻揭露了奴役人、摧残人的包身工制度。此外,还有以物拟物的,如“风在吼”,“黄河在咆哮”。也有把抽象概念当做实在事物来描写叙说的。如:“真理是杀不死、烧不坏的,不但一直流传下来,而且愈来愈发出灿烂的光辉。”(吴晗《说谦虚》)例中把抽象事物“真理”拟为“杀不死”、“烧不坏”、“能发出灿烂光辉”的东西,令人可观可感。比拟,可以使人产生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抒情性。运用比拟要合乎人物的心情和当时的环境气氛,比如描写结婚场面,用“乌鸦在歌唱”就不合适。辨认比拟时,应注意与比喻的不同:凡是出现喻体的,就是比喻,如:“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凡是只出现本体和拟语的,就是比拟,如:“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比拟修辞格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的手法。前者叫“拟人”,如“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后者叫“拟物”,如“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逃。” 比拟把人当物或把物当人来描写的修辞方法。包括: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言行。例如:“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松树的风格》)拟物 把人当物来描写,使人具有物的动态、特征或情态。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敢夹着尾巴跑。”(老舍《龙须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