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0 四象《易大传》提出的宇宙发生理论中的一个环节。《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四象的解说历来不一。三国吴虞翻释为: “四象,四时也。”(《周易集解》卷十四)唐孔颖达认为: “四象者,谓金木水火。” (《周易正义》卷七) 北宋张载也说: “四象即乾之四德,四时之象。”(《横渠易说·系辞上》但他又说:“吉凶,变化,悔吝,刚柔,易之四象与!” ( 《正蒙·太易》) 北宋邵雍认为:“四象谓阴阳刚柔。”(《周易折中》卷十四)其《先天卦位图》又标明四象为太阳、少阳、少阴、太阴。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 (《张子正蒙注·大易》) 四象❶指四时。《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仪”为准则,法度;“象”亦取法之对象。《系辞》又曰:“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古圣人既以天地为仪,又以四时为象。其特举“四时”者,乃“物宜”之大者。“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之《乾》、《坤》、“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故曰“《易》,其至矣乎!”(引文均见《系辞》)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