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yin
(一)介词,介绍动作的途径、凭借、条件、原因等。“因”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则作“何因”。相当于“由”“凭借”“根据”“趁”“因为”等。如:❶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句:廉颇听到这话后,袒露着身体背负着荆条,由门客导引去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❷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因”句:益州关塞险要,有方圆千里的肥沃土地,是天赐的好地方,汉高祖凭借它而成就了帝业。)
❸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因”句:善于作战的人根据情势正确地引导部队。)
❹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因”句:吴王想趁楚国有丧事而讨伐它。)
❺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公即取以为主簿。(《世说新语·方正》“因”句:后来羊绥当上太学博士,因为有事谒见谢公,谢公就任命他作主簿。)
❻既称恩化,何因复威? (《北史·崔鉴传》“因”句:既然以恩德教化著称,因为什么又施展威风呢?) (二)副词,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面的情况是继续或承接前面情况的,相当于“仍然”“仍旧”“于是”等。如:
❼公见人被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柳宗元集·段太尉逸事状》“因”句:你见人被残害,仍然泰然自若,即将大乱,怎么办?)
❽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 (《世说新语·规箴》“因”句:晋武帝虽然明白了王瓘的意思,仍旧笑着说:“你醉了吗?”)
❾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世说新语·文学》“因”句: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壁后听他们还在谈话,就又派人去叫东阳回来,可是太傅挽留他,于是王夫人亲自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