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因果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因果观壮族人在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观点。认为客观事物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种因果联系观念,大量表现在壮族的山歌谚谣里。诸如:“海里无风浪不高,树上无风叶难飘”;“树尾动动必有风,水里动动必有鱼”:“水是苗的娘,无水苗不长”;“种田不养猪,必定有 一输”;“三分种七分管,种好管好谷饱满”;“哪里有花那里香,那里有风那里凉,那里人们勤劳动,那里人间胜天堂”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壮族的因果观。人们还认为,原因和结果不仅互相联系,而且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人们常说,猪多肥多,肥多粮多,“肥多”的结果变成了“粮多”的原因。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壮族的因果观,由于在实践中形成,尚未理论化和系统化,因而带有朴素直觉的性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