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杨修175—219

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建安中,举孝廉,授郎中,后为丞相曹操主簿,为曹植羽翼,助植与兄曹丕争立太子。曹植失宠,因有才能谋略,又是袁术的外甥,曹操恐有后患,借故而杀。《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卷,已佚。今存作品7篇。《答临淄侯笺》为其文论著作,充分肯定文学的社会功能。事迹见《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注。

杨修175~219

汉末散文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是袁术之外甥。史称“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当时才2 5岁左右。后来作丞相曹操的主簿,掌管内外事务,能力很强,而且博学能文,才思敏捷。与曹植交往甚密,曾为曹植争太子之位出谋划策。他又聪敏过人,最能揣度曹操心思,恃才自傲。在曹植失宠之后,为绝后患,曹操借机将他杀害。据 《后汉书》 本传记载,曹操平定汉中,想借机讨伐刘备,但不能,想守住,又难有功,因此以“鸡肋”命之。杨修早已揣测到这一点,故提前把“鸡肋”之号令泄出,曹操以扰乱军心的名义杀了他。时年45岁。
杨修才华过人,“天下名士咸服其名,并争与交好”。他与曹植书信来往甚密,今仍有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杨修有 《答临淄侯笺》作为回答。
《后汉书》本传称他所著文章共15篇,《隋书·经籍志》有 《杨修集》 1卷,已佚。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载文7篇,大多残缺,只有 《答临淄侯笺》较完整,较有名,对后代有影响。

杨修175——219

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其家为汉代名门,累世大官。修少年好学能文,才思敏捷,谦恭多识。建安中举孝廉,除授郎中,丞相曹操请为仓曹属主簿。与曹植为密友,积极为其谋取太子地位,后曹植失宠,杨修以智谋才略及与袁术的舅甥关系而为曹操所忌,遂借故杀之。著有赋、颂、赞、诗、表、记等共计15篇,曹植曾论及当世作者,称杨修“高视于上京”(《文选》卷四二)。原有集2卷,已散佚。今尚存作品7篇,其中赋5篇、笺1篇、赞1篇。

杨修175~219

东汉末文学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字德祖。出身于累世公卿的家庭。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他才思敏捷,每每事先便准确预测出曹的举动,故受到猜忌。他曾积极为曹植谋画,欲使其取得魏太子地位,后植失宠,他亦为操所恨;加之他又是袁术之甥,曹操虑有后患,遂借故杀之。原文集已失传,今仅存作品七篇。

杨修175—219

东汉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袁术外甥。出身士族。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丞相曹操主簿。博学能文,才思敏捷,与曹植友善,后为曹操所杀。有集二卷,已佚。今存作品7篇,其中《答临淄侯等》载于《文选》,其余载《艺文类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