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园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0 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撰,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万余字,图235幅。分三卷:第一卷为“兴造论”、“园说”,是全书的总论;第二卷讲栏杆及其造型;第三卷讲门窗、墙垣、铺地、叠山、选石、借景等诸多技法。《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和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16字。该书的问世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园林技术与艺术的精辟总结,对后世造园学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园冶》对日本园林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夺天工” 之作。 园冶是计成所作的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的造园理论专著。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刊行于崇祯七年,由明末著名文人阮大铖、郑元勋作序。由于阮大铖为社会上士人所不齿,因而累及此书,罕为人知。此书当时也传入日本,日本学术界对之评价极高,称之为“夺天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朱启钤和合肥阚鐸先后搜集此书藏本,又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校核后出版。全书共分三卷,用四六骈体文写成。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为全书总纲、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八字为造园设计的总则。“园说”四篇——“相地”、“立基”、“屋宇”、“装修”。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共六篇,前三篇分论门窗、墙垣、铺地的常见形式和做法。第四篇“掇山”讲叠山的施工程序、构图经营的手法和禁忌。第五篇“选石”,指出选石原则还列举了江南园林中常见的叠山石料十六种。第六篇 “借景”,提出 “俗则摒之,嘉则收之”原则,并列举五种借景的方式。书中多附图样。此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言简意赅,多有独到的见解。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造园理论专著,列为世界造园名著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参见 “计成”条。 园冶古代造园专著。三卷。明计成撰。计成(1582—?),字元杏,号杏道人。吴江(今属江苏)人。他“少以绘名,性好搜奇”(计成《园冶自序》),为人质朴爽直,聪慧过人,工诗文,善造园林,见于记载者有常州吴立东第园、仪征汪士衡寤园、扬州郑元勋影园等。《园冶》撰成于崇祯四年(1631)是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造园专著,也是世界造园名著之一。 园冶又名“园牧”。中国关于园林建筑的最早的专著。作者计成,明崇祯时人。全书分3卷。系统地阐述了园林建筑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光造论、园说、相地、产基、栏杆、墙垣、铺地、掇山、选古、借景等篇。借景方面的论述尤为详细。不仅是作者造园经验的总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国园林建筑的民族特色。直接影响后世园林建筑思想。 园冶又称“园牧”。中国造园史中的名著。明崇祯时计成总结造园经验写成。3卷。包括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栏杆、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篇。对造园理论和技术都有详尽论述。 《园冶》中国造园专著。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撰写,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1957年城市建设出版社出版,1985年、198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园冶》全书3卷12篇,兴造论和园说两篇作为总论。其后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10篇,附图235幅。《园冶》流传日本后,题名为《夺天工》。而《园冶》于清代因阮大铖的题序文之故,遭禁,至1931年前后又重新问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