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债guozhai

参见“公债”。

国债

国债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属于公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具有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筹集建设资金、拓展物质生产、协调比例关系、调整经济发展等功能。在我国,习惯上把公债统称 “国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则仅将中央政府的债称为国债,各级地方政府的债称为地方公债,二者合称为公债。国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国债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在中国,内债起源于1894年的 “息借商款”,外债始于清政府向英格兰银行的借款。广义的国债包括举债、用债和偿债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举债方面,主要包括国债发行种类、发行方式、发行规模等。1958年以前,我国国内债发行种类,主要是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两种,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发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恢复发行,先后发行了国库券、特种国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保值公债六种国债。外债的种类主要有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外币债券。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行政分配、代销和承购包销三种。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国债规模过小,现有社会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会影响当期经济的发展; 国债规模过大,会加重后期的资本付息负担,从而影响后期的经济发展。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财政依存度 (国债量与财政支出的比例) 以及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国债作为政府以信用方式举借的债务,最终是要偿还的。即必须按发行国债时预先规定的偿还期限、利率、计息方法、偿还方式等条件,向债权人支付国债的全部或部分利息,使国家的这部分债务得以消偿。我国内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定时偿还和任意偿还两种,且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外债的偿还主要有国家统借统还、国家统借用款由地方部门负责偿还以及用款的地方或部门自借自还三种方式。国债作为财政资金,虽具有多种用途,如增加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偿还到期债务、调节季节性预算资金的余缺,但到期是要由财政还本付息的。因而在使用时,应将筹集建设资金作为国债发行的主要目的,重点用于经济建设。同时加强管理,确定合理的债务规模,保持国家较高的债信。

国债Debt,national

美国政府由于发行公债而负的债。建国初期,国债包括从邦联政府继承的外债和内债。根据汉密尔顿的建议,这些债务最终都换为长期公债,1812年战争使国债从4500万美元上升到1816年的 127334993美元。战后年代的繁荣使国债降为1835年的37513美元,1866年国债达到高峰, 为2332338美元, 这一数额表明了内战的费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国债增加幅度最大的原因是这场大战。1919年,国债总额为25234496274美元。20年代的繁荣使国债下降。1930年,国债降为 157.7亿美元,在大萧条期间,由于政府需要大幅度增加开支,国债额上升,1938年国债总额为37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债额达到 1946年的2694亿美元。40年代后期的3次财政盈余又使国债降为1952年的2602亿美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