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补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补法tonification

用具有补养作用的药物,对病畜阴阳气血不足进行补益的治疗方法。又叫补益法或补虚法。是八法之一。适用于一切虚证。对邪气初至或邪气未尽之实证,不能使用补法, 免致“闭门留寇”之弊。使用补法时,切忌单纯使用补药, 最好在补养药中配合少量疏肝健脾之药, 可避免纯补之剂引起脾胃郁滞, 影响消化, 还可促进药物的吸收, 增强疗效。临证上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补法也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助阳四种。
补气 以补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 用于治疗气虚证的方法。临证上以肺气虚和脾气虚较为常见。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为其代表方剂。
补血 以补血药为主组成的方剂, 用于治疗血虚证的方法。四物汤为其代表方剂。在临证上血虚的病证, 多与气虚同时存在, 因此, 治疗时多用气血双补法。八珍汤为其代表方剂。
滋阴 以养阴药为主组成的方剂, 用于治疗阴虚证的方法。临证上常见的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为其代表方剂。
助阳 以助阳药为主组成的方剂, 用于治疗阳虚证的方法。临证上常见的有肾阳虚、脾阳虚。巴戟散、肾气丸为其代表方剂。
补法除上述四种外, 在应用时还应注意五脏的培补, 虽每一脏有其独立的生理功能, 但五脏间又互相关联。在治疗时除某脏虚补某脏的正补法外, 还有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如“培土生金”法, 即脾虚引起的咳嗽, 治疗时要通过补脾而达到益肺的功效。补法不应急于求成, 即所谓“虚则缓补”, 也叫平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阳气暴衰或元气暴脱时,则应急补。脾胃乃后天之本, 是水谷之海, 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补气血应以补中焦脾胃为主; 肾为水火之脏, 是真阴真阳生化之源, 所以滋阴助阳、应以补肾为主。

补法

八法之一。是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治法。《素问·三部九候论》:“虚则补之”及《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等,均是补法的立法依据。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程度,又分峻补与平补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