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民参政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民参政会Guomin canzhenghui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被迫成立的咨询机构。抗战初期, 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抗日和政治改革的要求下,于1938年3、4月间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通过了 《抗战建国纲领》,规定要设立国民参政机关。4月12日,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条例第一条规定“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规定国民参政会是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 它只有听取国民党政府施政报告及询问建议之权, 它的决议对国民党政府没有任何约束力。条例规定参政员总额200名, 具体人选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后,由国民政府公布。在200名参政员中,国民党员88人,共产党员7人, 中国青年党员7人,国家社会党员7人, 社会民主党员1人,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委员1 人, 余为无党派人士。国民参政会基本上是国民党独占的机关,而不是真正民意机关。但是, 设立这个有中国共产党人和各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的政治机构是过去所没有的, 这是 一个进步。它给了各党派和各界人士一个公开发表政见的场所。 国民参政会抗战时期中国政府的最高谘询机关。参政员由政府出面“聘请”,形式上包容各抗日党派的代表,实际上国民党员占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第一届第一次参政会于1938年7月在汉口召开,以后随着国民党日趋反动,参政会越来越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御用工具。参政会先后共四届,开过13次会议。于1947年5月撤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