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大气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际大气候

对于1989年春夏之交所发生的政治风波邓小平结合其国际政治背景和政治环境作了形象而生动地概括即 “国际大气候”,当时的国际大气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美国,还有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大搞和平演变。美国目前有一种新提法: “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我们要警惕。资本主义是想最终战胜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搞和平演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5—326页)他们竭力运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策动、扶植、收买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和平演变,妄图以此达到 “不战而胜” 的目的。邓小平在1989年12月1日说: “今年发生的事件的原因也来自国际上的大气候。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开动了全部宣传机器进行煽动,给中国国内所谓的民主派、所谓的反对派,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以很多的鼓励和方便,因此才形成了当时那样混乱的局面。他们在许多国家煽动动乱,实际上是大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要控制这些国家,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人他们的势力范围。”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7—348页)
(2) 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动乱的影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碰到各种矛盾,特别是波匈等国所掀起的 “多元化”、“多党制” 浪潮,被西方一些反对势力用来作为诋毁社会主义的炮弹。
(3) 台湾、香港反动势力的 “政治反攻”。台湾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的反华反共的逆流相呼应,积极指导和组织对大陆的破坏活动,策动极少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鼓吹 “台湾经验”,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以 “使大陆早日民主化”,企图以 “化共” 取代反共的政策,消灭共产主义制度。正是以上几种情况构成了围攻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从而才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的国际大气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