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Guoji shuxue aolinpike jingsai

简称I.M.O.为一国际性中学生数学竞赛。中学生数学竞赛具有悠久的历史。1885年法国首先举行了数学解题竞赛, 1894年后匈牙利、罗马尼亚、挪威等国也相继举办了数学解题竞赛,率先把中学数学竞赛冠以奥林匹克名称的是苏联,苏联于1934年起开始举办地区性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罗马尼亚数学家罗曼 (Roman) 倡导于1959年7月在罗马尼亚举行了首届比赛,最初的参赛国仅有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以后每年举行一次(1980年曾中断一次),而且参赛的国家和人数也逐渐增多。我国于1985年首次派队参加第27届IMO的比赛,此后每届都参加,而且成绩越来越好。1985年我国派两名高中学生参加比赛, 获铜牌一枚, 自1986年起,我国均派出六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86年获金牌三枚,银牌和铜牌各一枚,87年获金、银、铜牌各二枚,88年获金牌二枚,银牌四枚,团体总分第二,89年获金牌四枚,银牌二枚, 团体总分第一,90年7月,第三十一届IMO首次在中国北京举行, 这在亚洲也是第一次, 中国选手取得了五枚金牌, 一枚银牌。
IMO的命题范围为微积分以前的初等数学,命题风格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不强调所学知识的多寡。IMO对数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据统计, 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被邀请作一小时大报告者中至少有8人在IMO竞赛上获奖,相当于诺贝尔奖的数学菲尔兹奖的获奖人中也有一人曾获IMO优胜。一般来讲IMO优胜者中许多人后来都从事创造性数学研究, 例如65年IMO的8名一等奖获得者后来都发表了数学研究成果,29名二、三等奖获得者中有15名发表了数学研究成果。这些都表明IMO在数学人才培养和选拔方面的重大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