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音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际音标guoji yinbiao

描写记录语音时用来标记音素的符号叫音标。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意思是“国际语音字母”,简称IPA。国际音标最早是“语音教师协会”制定的。19世纪末,西方的语言注音方案参差不一,不利于语言教学和研究。鉴于这种情况,语言教师在英国伦敦成立了“语音教师协会”。该协会讨论制定了一套标音字母方案,于1888年发表在协会的刊物《语音教师》上。这是最早的国际音标表。后来,“语音教师协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国际性组织,1897年,改名为“国际语音协会”。国际音标表自第一次公布之后,已经过多次修改增补,现在通行的国际音标表是1979年的修订方案(见下页表)。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来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素和标音符号一一严格对应,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如英语的“cat”和“mate”中的“a”用音标来表示分别是〔æ〕和〔ei〕(国际音标标音时在字母外加方括弧〔 〕)。汉语普通话中“摆”bai和“宝”bao中的“a”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分别为〔a〕和〔a〕。国际音标所采用的字母以世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基础,字母形式是小写印刷体。人类的语音丰富多采,只凭拉丁字母本身不可能作出完备的描写。于是,就用了其他的补充方法。如:采用合体字母〔æ〕等;改变字母形式,有倒写的〔ə〕等;有添加笔划的〔〕、〔〕等;借用其他语言字母〔β〕、〔θ〕等。国际音标表有72个辅音,23个元音,再加上一些附加符号,用来标记世界上的语音时已基本够用。
国际音标表的排列顺序是:辅音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排列。横行是发音部位,由前到后,即由唇、齿、舌……, 一直到声门。纵行是发音方法。元音按舌位的高低前后来确定位置。
国际音标起初在印欧语言学界比较通行,它比较适合标写印欧语言、非洲语言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现在,国际音标已被各国语言学界接受,通行于世界。我国的语言学界在描写汉语普通话语音,调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语言教学等工作中也普遍采用国际音标。在描写和调查汉语和汉语方言时,有些音素是国际音标表所没有的。这样,在使用中结合汉语实际,又增订了一些新的符号。如吴方言中的腭化辅音〔〕、〔〕等是赵元任提出的。在描写汉语的声调时,使用赵元任提出的五度制调符。这种标记法适合于所有的声调语言。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是:〔⌉55〕、〔⥠35〕、〔214〕、〔 51〕。

国际音标(修改至1979年)

国际音标Guoji yinbiao

国际语音协会设计的一套语音学记音符号。1888年拟定初稿, 经过多次修改,现在通行的是1979年修订的方案。国际音标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并以改变字形和借用别的语言字母的办法加以补充,以适应描写各种语言的需要。国际音标严格以一音一符为原则, 标音精确。

附 录 国 际 音 标 (修改至1979年)

国际音标

记录语音的一种符号体系。其初稿由国际语音学协会1888年制定,后几经修改,为各国所采用。多数符号为拉丁字母及其变形。中国常用于外语教学以及描写汉语、少数民族语和方言。通常用方括号表示,如[a]。

国际音标

记录人类各种语言语音的符号体系。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初稿,后经多次修改,为各国所采用。多数符号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形,少数采用别种字母和特别符号。现在通行的是1979年修订的方案,有辅音72个,元音23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