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对文献图书情报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存储、保管、传播和开发利用的文化、教育、学术性服务机构,也是积聚知识、转化知识为一定政治经济服务的信息中心。我国古代称为藏书馆,以藏为主,清末开始用“图书馆”这一外来语。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汇集、收藏、传递文献资料以及科学情报;组织广大群众阅读图书,系统使用文献资料,帮助读者提高文化,掌握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保存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图书馆的种类很多,按其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可分为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工会图书馆、部队图书馆、机关图书馆、厂矿图书馆、街道图书馆、农村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三大基本类型。现代图书馆收藏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一切载体的图书文献,注重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强调网络化、自动化传播,交流知识信息。 图书馆tushuguan搜集、整理和收藏图书资料、供人们学习研究的文化机构。根据服务对象、藏书类别及馆藏规模,可分为多种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及农村、工厂图书馆等等。我国很早即有各类公私藏书机构,清朝开始称为“图书馆”。目前我国最大的、藏书最多的是北京图书馆。 图书馆搜集、整理、保藏和传递知识文献信息的 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中国古代称藏书室、藏书楼,清末始用“图书馆”名称。中国图书馆类型主要有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事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农村及街道图书馆(室)等。 图书馆Libraries加拿大早期的图书馆均为欧洲移民的私人藏书馆,已知最早的是马克·莱斯卡波特的图书馆。加拿大的图书馆分为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 公共图书馆 19世纪,公共图书馆开始活跃起来,但在19世纪早期,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靠赞助维持。到19世纪中期,图书馆已在英属北美地区牢牢地站稳脚跟。首批不靠赞助而靠税收运转的图书馆1883年在圣约翰、圭尔夫、多伦多诞生。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是经过漫长的演变而发展起来的。在演变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历经了校区图书馆、机构协会图书馆、社团图书馆等形式。 校区图书馆 由约瑟夫·豪和埃杰顿·赖尔森发起成立,他们均认为,只要得到殖民地立法在财政和组织上的支持,人人都可接受当地学校的教育,校区图书馆便产生了。新不伦瑞克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省先后效法该模式。但成立邦联后,由于地方对教育部门所拥有的权力日趋不满,校区图书馆的作用便大不如从前。 机构协会图书馆 1828年,加拿大第一家机构协会图书馆在蒙特利尔成立,由于工人阶层不花太多的钱就能阅读图书和报纸,这种图书馆在多伦多、维多利亚等地得到普遍发展。邦联成立后,许多协会图书馆都并入公共图书馆。 社团图书馆 大部分社团都有举办讲座、讨论或开展别的活动的地方,以及为其成员开办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都是公共的,会员不受阶层、民族或宗教信仰的限制。后来许多社团图书馆都变成免费公共图书馆。 免费图书馆 1882年,安大略通过一项议案赞成建立免费图书馆,其费用靠税收来支付。免费图书馆中,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规模最大。后来,别的一些省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等也相继效法。 现代公共图书馆 加拿大的公共图书馆一般受省法规制约,财政主要依靠地方税收和财政拨款。地方图书馆董事会全权负责其职员的聘请和辞退、图书馆的建设、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图书馆的财政预算等工作。1900年后的公共图书馆处于基本建设时期,包括修建房屋、扩大藏书量、增设新的服务设施以及完善科学管理措施。30年代的经济萧条以及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妨碍了图书馆建设的发展,但1945年后情况又恢复正常。20世纪60年代,教育受到重视,加拿大又新修或改建了125幢图书馆大楼。70年代和80年代,新的经济膨胀又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区域性图书馆 由于加拿大的地理因素,区域性图书馆系统是解决边远地区读者读书难的好办法。首批区域性图书馆20世纪30年代初在弗雷泽山谷和爱德华王子岛进行试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他省份也采纳了这种新的图书馆系统。 学校图书馆 包括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和中学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资经来源为常规性拨款、特殊拨款、捐资。 综合性大学图书馆 1789年,国王学院在新斯科舍省的温莎成立,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图书馆宣告诞生。19世纪初成立的大部分高校都拥有图书馆,但1950年前,这些图书馆收藏的学术性书刊还比较少。随着教育和科研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加拿大的大学图书馆迅速增加。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学图书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跨校借书已成为可能。 学院图书馆 1960年以来,学院图书馆发展迅速。这些图书馆是学习资料中心,既注重收集非印刷资料,也注重收集传统的印刷资料。1982年~1983年间,除魁北克以外的9个省共有学院图书馆86个,藏书380万册,每年要花730万加元的购书费,图书管理人员约1000人。 中学图书馆 中学图书馆是师生的资料查阅中心,是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的规模、职员的聘定、资金来源和藏书量都因学校而异。根据1981年~1982年的统计,加拿大(魁北克除外)共有7528个中学图书馆,藏书量达4770万册,每年购书费约2790万加元,共聘职员9041人。 专业图书馆 按主管单位分,有邦联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等;按学科分,有法律图书馆、金融图书馆等。大都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政府部门图书馆 由邦联政府资助的图书馆有议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加拿大科技情报所等。邦联图书馆只对主管部门负责,但遇到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时又互相协助。 立法机关图书馆 1750年始建,到1800年时已在爱德华王子岛、新不伦瑞克省等地建立。省级立法机关图书馆的财政来源是省政府,服务对象为立法委员会会员,有时也对普通读者开放。 专业、商务和工业图书馆 法律图书馆是早期专业图书馆中的一员。工业和商务的发展导致了工业和商务图书馆的诞生。现代工业图书馆一般都出现在工业较集中的大城市。 非赢利机构图书馆 附属于非赢利性机构,如博物馆或艺术馆,一般收藏与美术、科技有关的重要文献资料。 加拿大公共图书馆的大规模建造始于20世纪初(1901~1923),资金来源于安德鲁·卡内基拨款。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新科技的发展,这些图书馆不可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读者的要求。公立图书馆大规模发展的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一时期,计算机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面,为图书馆赢得了更多的读者。因此,加拿大的图书馆学校也相应增加电脑课和电信技术课,许多大学也设有图书馆专业的课程。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加拿大的图书馆也将面临21世纪带来的更多挑战。
《图书馆》由湖南省图书馆、湖南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湖南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创刊于1973年,双月刊,16开,64页。办刊宗旨是: 普及图书馆事业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主要栏目有:“文献资源研究”、“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青年图书馆学家论坛”、“学术论坛”、“探索与争鸣”、“专题研究”、“基层图书馆工作谈”、“经验交流”、“书林清话”、“书刊评介”、“书刊博览”等。全年发行量3万份。 图书馆图书馆学专业期刊。1973年创刊,1983年转为公开出版。双月刊,16开本。由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湖南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联合主办,湖南省文化厅主管,编辑部设湖南图书馆。该刊以繁荣图书馆学研究为己任,内容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注重刊物质量,追求高品位、广视角。现设有文献资料研究、学术论坛、专题研究、工作研究、基层图书馆工作谈、探讨与争鸣、译文选登、书刊评介、书刊博览、图苑信息等栏目。从1989年以来,连续3次被评为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