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库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圣库制度shengku zhidu

太平天国团营起义后在太平军中实行的供给制度,亦称公库制度。金田起义时,因许多人都是全家参加起义的,因此作出规定:凡参加起义者都“将田产屋宇变卖,易为现金,而将一切所有缴纳于公库,全体衣食俱由公款开支,一律平均。”(《太平天国起义记》,《太平天国》,第6册,神州国光社,1952年)到永安后,1851年9月2日(咸丰元年八月七日)进一步宣布:“凡一切杀贼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天命诏旨书》,《太平天国印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圣库制度不仅是供给制度,也是太平天国一条重要纪律规定。军帅以下藏银不得过五两,旅帅以下不得过四两。圣库制度又是太平天国欲要建立的理想“天国”的尝试,新社会组织的雏型。它期望使每个社会成员皆以兄弟姐妹相待,一切享用完全平均。所以定都天京后,又将圣库制度推广到城市,进而又通过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向全社会推广。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规定,一旦推广到城市社会,就遭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因为是个空想,无法行通。但是圣库制度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领袖人物不断滋长起来封建等级特权思想,无限制的多吃多占造成的。不过,圣库制度实行之初,对加强太平军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起了积极作用。

圣库制度

太平天国实行的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制度。道光三十年(1850年)广西金田起义前,拜上帝会众赴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团营时,将房屋、财产均归“圣库”,全体衣食均由圣库供给,禁止私藏财物。当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实行国库制度:以二十五家(一作二十六家)为“两”,设一国库,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留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均归国库。“两”中各家如有婚娶、喜庆之事,由两司马按标准从国库开支。推行此制度能保证参加革命成员中的生活需要,免受饥寒威胁,杜绝贪污、盗窃、劫掠等不法行为。在太平天国后期,圣库制度仍在天京施行。但后来有的高级官员已先蓄私财,战争中所得财物除食物归公,钱财各自收藏,从而破坏了缴获归公的原则。

圣库制度

太平天国实施的国库制度。金田起义时,参加者均将所有家产折卖归公,衣食都由圣库支给。攻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建立太平天国后,天王诏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违者议罪。”圣库初行军中。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即推向社会,在天京建立了一个总管全国公有财富的天朝圣库,派总圣库、总圣库协理等人员专司其事。规定从天王到士兵不准私蓄财产,衣食器物等全由天朝供给,人民生活亦同。每逢礼拜日,各官开单赴各典官衙领礼拜钱、粮米、油、盐和买菜钱供众兵会餐。太平天国前期,认真实行圣库制度,后因部分将领生活日益腐化,私蓄财产,圣库制度遂被破坏。


圣库制度

太平天国的供给制度。1850年建立,规定参加起义的群众将财产缴归圣库,一切缴获也归圣库,全体衣食均由圣库开支,一律平均。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进一步确认国库制度,天京有国库,每二十五家的“两”亦设一国库,在辖区内广泛推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