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索菲亚大教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圣索菲亚大教堂原为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宫廷教堂。位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建于532—537年。为东罗马帝国建筑最主要的代表作。教堂前面原有一中庭式的前院,现已毁。教堂大厅采光主要通过中央穹顶基部拱肋间的40个小窗及南北拱墙上成组配置的12个拱窗。室内大理石柱107根,用于支撑廊道的交叉拱顶。教堂外观简朴,基本采用对称布局,构图稳重。15世纪后教堂四角加盖尖塔,改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 圣索菲亚大教堂原为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宫廷教堂。位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建于532—537年。为东罗马帝国建筑最主要的代表作。教堂前面原有一中庭式的前院,现已毁。教堂大厅采光主要通过中央穹顶基部拱肋间的40个小窗及南北拱墙上成组配置的12个拱窗。室内大理石柱107根,用于支撑廊道的交叉拱顶。教堂外观简朴,基本采用对称布局,构图稳重。15世纪后教堂四角加盖尖塔,改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 圣索菲亚大教堂东正教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6世纪时在原罗马式大教堂被焚后重建而成。融合罗马式长方形教堂与中心式正方形教堂特点。中心为一直径33米的圆穹窿,座落在4根24.3米高的巨大的塔形方柱上,顶端距地面60米。两侧各连接一个较低的半圆形穹窿,使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教堂内部由圆柱和柱廊分成3条侧廊,墙上穿插数十扇窗户。柱子及墙壁下层均为各色花纹大理石。穹窿顶部和四周墙上均是色彩斑烂的镶嵌画及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把教堂装饰得辉惶夺目。教堂几经被毁,几经修复。现已辟为国家博物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