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堰河——我的保姆》dayanhe——wodebaomu现代诗歌。艾青早期的成名作、代表作,写于1933年,收在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里。作者以真挚虔诚的心情怀念和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叙述了她及其一家的悲惨遭遇,并为她受尽人间凌辱与悲苦命运抒发强烈的愤懑和不平。这首诗不仅对一个贫苦的劳动妇女充满了真挚的同情,也对中国农村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关注。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艾青创作的诗歌作品,同时又是艾青诗歌的早期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36年11月份,是由作者自己刊印的,1939年8月,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正式出版。此诗是艾青在狱中写成的。诗歌通过描写诗人儿时的保姆“大堰河”,讴歌了当时中国劳苦大众的形象。此诗还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被寄养在“大堰河”家中的一段生活。一开头诗人便这样写道:“你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着我。”在此诗人通过如此温馨的回忆,点明了“大堰河”与“我”之间的特殊关系。接着诗人又以追忆往事的形式,勾勒出“大堰河”的形象,描绘了“大堰河”憨厚善良的优秀品质和痛苦辛劳的一生。诗人在“大堰河”的养育和影响下,在思想情感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自己出身的地主家庭感到十分的陌生和疏远,而对养育了他的劳动人民则感到十分依恋和亲近。《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袒露出诗人对于劳动人民的真诚的热爱与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痛苦的命运。诗人将以“大堰河”为代表的广大劳苦大众的命运,与当时中国的不幸命运联系起来,使这首诗的思想深度大大增强了。诗人从小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在“大堰河”纯朴和善良的品质影响下,在对劳苦大众悲惨生活的同情中,在对祖国不幸命运的思考中,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