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基本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基本功戏曲演员掌握和运用表演程式和技巧的基础功夫。必须自幼经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才能完成舞台形象的创造。基本功包括唱、念的声音训练和做、打的形体训练。生、旦、净、丑的声音训练,是结合“开蒙”剧目《黄鹤楼》、《三击掌》、《二进宫》、《遇皇后》、《钓金龟》进行学习和吊嗓练声的。以戏带功,可初步掌握声韵、行腔、吐字、发音的方法和韵白、散白、尖团字的运用规律;形体训练包括腰腿功、把子功、毯子功和身段课。其中腰腿功是各行当共同训练的项目,也是各门功的根基,如拿顶、下腰、涮腿、翻子、耗腿、踢腿、抬腿、搬腿等动作项目。手、脚的基本功一般从手势、步伐开始,各行当要求不同,老生要掌握慌步、云步、醉步、蹉步、老头步;旦角除有云步、蹉步外,还要练习、掌握花梆子步;丑行要有矮子功和圆场功;武行的起霸、毯子功、把子功要过硬,不同筋斗的翻法、多种兵器的拿法、耍法、打法,以及“甩发”、“大靠”、“蓬头”等基本技术,一招一势都要做到翻跌干净、武打严谨,步法准确、造型优美。文行要侧重吊毛、窜毛、抢背僵尸、各种扑虎儿的翻跌技巧,关键要做到形神统一。身段课是训练身段技巧,各行有不同的要求项目,老生的髯口功、甩发功、扇子功;旦角的水袖功、手绢功、扇子功、云帚功;净行的架子功;丑行的矮子功、扇子功和水袖功等。此外,翎子功是小生、旦、净行当的特有表演技术,有时作为人物内在情感外观的手段;帽翅功也是基本功之一。向上下左右方向颤动,或甩动、旋转,表示人物内心的复杂活动或喜悦心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