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堂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堂帽tángmào❶明初创制的一种黑色纱帽,官员朝会时所戴。仿照唐巾的形制,用硬胎,蒙以漆纱,左右两侧装用铁丝制成硬翅,有官职者,于朝堂上戴之,故称“堂帽”。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国朝取象唐巾,乃用硬盔,铁线为硬展角,非有职之人,列于朝堂之上,不敢僭用,故曰‘堂帽’。始制于洪武二年。”郎瑛《七修类稿》卷二三:“今之纱帽,即唐之软巾。朝制但用硬盔,列于庙堂,谓之堂帽。” 堂帽见“皇帽”条。双龙鞑帽 简称“鞑帽”或“大帽”。传统戏曲中外邦主将所戴的帽子。黄缎制成的翻边圆帽,饰以双金龙,顶部有1个大绒球,旁有珠子和小绒球,后垂飘带和短穗。如《八大锤》中的金兀术等所戴;又如《武家坡》中的薛平贵因从外邦回来,故也戴鞑帽。此外,皇帝、大臣微服出行时,有时也戴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