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塞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塞种SaKa,ShaKa

古代族名。历史上主要分布于中亚、西亚广大地区,其中一部分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一带。西方古典作家称之为斯基泰(一译西徐亚)人,波斯人称之为塞卡人,中国文献称之为塞种。塞种属伊朗族,操东伊朗语,从事游牧。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塞种先后臣属于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国,以及兴起于前250年左右的安息与大夏王国。此外,《汉书·西域传》记载,“自疏勒以西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前2世纪初,西迁的月氏驱逐了原游牧于伊犁河流域的塞人而据其地,塞人被迫西南迁至大夏境内,与当地塞人合流。后月氏又击降大夏,塞种分散,一部分南迁,越过葱岭,征服罽宾等地,最后进入印度西北部。部分留居伊犁河流域者,与继月氏后进入该地的乌孙人混合,分布于天山以南各地。塞人分布地域辽阔,与中亚、西亚的许多民族,特别是与月氏、乌孙、吐火罗有血缘关系,塞族文化长期兼受伊朗与希腊文化浸染而独具特色,考古学界常以之与乌孙文化相提并论,合称塞卡一乌孙文化。这一文化分布向东伸至新疆西部和田及温宿境内之吐木休克等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所出文书中也有大量和田一塞语的文献。希罗多德记载的东方通道就是经过斯基泰地区,也就是从克里米亚和亚速海,沿乌拉尔山南部到天山东部的。说明塞人对当时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曾起过促进作用。

塞种

亦作“塞人”。古族名。前二世纪以前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一带的游牧民族。语言属东伊朗语。前二世纪前期,因*大月氏人西迁,侵入其地,塞种分散,一部分南下,越过葱岭,征服罽宾等地, 最后进入印度。部分留居故地者, 与后来侵入其地攻击大月氏的乌孙人混合, 分布于天山以南各地。据认为西方和印度波斯史籍中所载斯基泰人、萨尔马希安人(Sarmatians)、塞卡人(Sakas)是对塞种的不同称呼。因分布辽阔,与中亚、西亚的许多民族,特别与月氏、乌孙、吐火罗等族有血缘联系。长期以来接受伊朗和希腊文化的影响。对当时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崇拜太阳与火,根据苏联学者在楚河地区的考古发掘, 塞种墓葬主要为石墓, 墓中随葬品多与火的崇拜和萨满教有关;后期石墓中的随葬品,则与祆教有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