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墨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86 墨经

墨家发展墨翟思想的著作。包括 《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6篇。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包含有我国最早的关于原子论、力学和光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对世界古代原子论、力学和光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墨子》书中《备穴》篇还载有固体传声和共鸣现象的应用等声学知识。

《墨经》mojing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后期墨家的著作,亦称《墨辩》,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6篇。在逻辑方面,《墨经》的贡献尤为突出。它展示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其主要内容是辩,其中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成的逻辑推理,此外还涉及逻辑基本规律和逻辑谬误。《墨经》所述的逻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古代逻辑,是可以同古希腊、古印度逻辑相媲美的科学体系,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陈银科)辩证矛盾(bianzheng maodun) 人们思维中由于反映客观世界的矛盾而导致的判断间的矛盾。在客观现实世界,事物或现象时时处处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或现象运动发展的内在根源。当人们在思维中反映这类矛盾时,就需要采取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的形式。这时所出现的思维判断中的矛盾,就是辩证矛盾。例如:“运动是间断的又是非间断的”,“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也表现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的形式,或表现为某种具有矛盾宾词的判断的形式。但是,在思维判断中所出现的这种矛盾,却并不是由于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矛盾,而是由于人们思维的混乱而造成的。思维中出现辩证矛盾,这是人们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必然导致的结果。它标志人们认识上的深入和发展。思维中出现逻辑矛盾,则严重妨碍了人们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思维,因而必须排除。禁止和排除逻辑矛盾,并不意味着禁止和排除辩证矛盾,更不意味着排除客观世界中的一切矛盾。承认辩证矛盾,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已对思维失去约束力。排除逻辑矛盾和承认辩证矛盾,两者并行不悖。必须指出的是,从形式上看,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或者表现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或者表现为某种具有矛盾宾词的判断。因此,单纯依靠判断的形式,是无法区分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为了能够区别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就必须结合判断的内容去研究形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借助辩证逻辑的科学理论了。

墨经

见“哲学”中的“墨经”。


墨经

《墨子》书中组成部分。墨子后学著作。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一说为前四篇。论及认识论、逻辑学,兼及自然科学。传本讹脱严重,经清张惠言、孙诒让整理校疏,文义可通。

墨经

一卷。宋晁贯之撰。晁贯之,字季一,生卒年不详。曾任检讨官,平生无其它嗜好,唯见墨,喜动眉宇。精于制墨,尤善和胶之法。著有《墨经》。《墨经》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一论松,主要论述造墨所用之松,以及何松为上,何松次之,何松为下。二论煤,主要论述如何建窑,如何扫煤,以及如何辨煤之优劣。三论胶,主要论述胶对制墨的作用,胶的优劣,胶的制法。四论罗,主要论述如何筛煤。五论和,主要论述如何和煤,以及胶、煤、水的比例。六论捣,主要论述如何把墨泥捣均匀。七论丸,主要论述制墨丸的方法。八论药,主要论述历代制墨掺药之法。九论印,主要论述用何物制墨印的底版。十论样,主要论述什么式样的墨为最佳。十一论荫,主要论述使墨干燥之法。十二论事治,主要论述对墨如何事治。十三论研,主要论述如何研墨。十四论色,主要论述以墨的色彩、光度鉴别墨的优劣。十五论声,主要从敲击、研墨的声音论述墨的优劣。十六论轻重,主要从墨的轻重论述墨的优劣。十七论新故,主要论述故墨优于新墨。十八论养蓄,主要论述养蓄新墨之法。十九论时,主要论述制墨的时间。二十记工,主要记载历代制墨的良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墨经》一卷,旧载明代毛晋《津逮秘书》中,只题曰晁氏撰,不著时代、名字。考宋代何远 《春渚纪闻》对晁季一的嗜墨、制墨、论胶,与 《墨经》所记相吻合,疑 《墨经》为晁季一所撰。然而晁季一为晁公武之族叔,晁公武《读书志》对此说不该没有记载。考《读书志》佚其子部五类,类书一类,《墨经》一书正在所佚之中。故此,知《墨经》为晁贯之撰。现存 《说郛》本、《津逮秘书》本、《唐宋丛书》本、楝亭刊本、《晁氏丛书》本、《学津讨原》本、《续百川学海》本、《夷门广牍》本、《艺圃搜奇》本、清钞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古书流通处影印楝亭本、日本文政六年江户刊本等。

《墨经》

《墨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尊为经典。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一说除大取、小取两篇外,仅只前4篇,同于《墨辨》。此书集中反映了墨家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涉及经济、政治、法律、教育、伦理、数学、几何、力学、光学等众多学科。在光学方面,墨家对针孔成像、影子的生成等光学现象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细致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力学方面,《墨经》从一些事物的研究中,抽象出力学问题,给“力”这一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下了较贴切的定义:“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并对杠杆平衡、浮力、时空关系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索。在几何学中,对基本的概念作了较科学的定义,如:“平,同高也”;“圆,一中同长也”等。并且,还有类似极限观念的思想。《墨经》所倡导的注重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对深化人们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科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墨经》旧有晋人鲁胜的注本,已佚。清人毕沅、张惠言、孙诒让等曾为之校释。近代梁启超的《墨经校释》较为流行。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中华书局于1981年出版。

墨经

❶泛指《墨子》一书。《庄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此言《墨经》即指《墨子》一书。如《尚贤》、《尚同》等各分上、中、下三篇,然其内容大同,实为墨家三派之“别墨”。
❷特指《墨子》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以及《大取》、《小取》六篇。它是《墨子》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容主要是认识论、逻辑学方面的理论,故又称《墨辩》或《辩经》。详见“墨辩”。


墨经

书名。《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是战国时墨子后学进一步发展墨子思想的著作。内容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六篇。一说后两篇除外,只四篇。《墨经》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包含有中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和光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例如,定义了时间、空间,突出了时空的无限性,及运动与时空的密不可分性。记述了小孔成像实验,并作了科学解释,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记述了光的反射现象,杠杆、滑轮、斜面等机械的规律,对力、点、体、圆、正方形、长方形下了科学的定义。还讨论了浮体、转动、滚动、阻力、横梁承重等多方面的问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