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墨菲人格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墨菲人格理论mofei renge lilun

由美国心理学家G·墨菲于1947年在他的巨著《人格:一种对其起源及结构的生物社会探索》一书中提出。他批评情境论,主张场论。在个性问题上,他首先明确了个性一词的涵义,认为个性不仅研究个别差异,还应研究个性的一般规律。按复杂程度不同,对个性可有三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定义:
❶个性是可区别的个体,能从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加以明确规定;
❷个性是有结构的整体,能从它自己特有的结构属性加以规定;
❸个性是有机体——环境场,场的每一方面与其他每一方面处于动态关系之中。个性研究十分错综复杂, 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个体是一个有机体,在遗传可能性个体生长基础上, 各种动力性有机特质逐渐形成为一个有机系统。其次,个体通过学习凭借拓通的条件作用,扩充到符号和价值界,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层次,逐渐形成为一个行为系统。另外, 个体作为一个知觉者,借着认知过程,通过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逐渐形成为一个认知、情感系统。再有,个体对自己反观,在有意活动中,同时也受无意识的影响,逐渐在生活中形成为一个自我系统。最后, 个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在有机的、行为的、认知的、潜意识的系统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个性结构——生物社会统一体。在这个动力整体中,各种特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的说来,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特殊文化历史发展的反映。墨菲主张场论,认为个性是一个有机体——环境事件双向流动连续体,是一个统一的场。在不同社会文化中,个性随不同的社会文化情境而变化。墨菲在美国以“创造性地综合各派的论据和观点”著称,虽然他在个性问题上持一种“折衷”观点,但对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阐述是有合理成分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