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官名。掌刑狱。《尚书·尧典》: “汝作士,5刑有服,5服3就。”周秉钧注: “士,马融曰:‘狱官之长。’5刑,墨、劓、剕、宫、大辟也。服,用也。”

商、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的最低阶层。当时实行宗法分封制。天子、诸侯和卿大夫,都要把自己的庶子、幼子或宗族兄弟,以另立小宗支庶的形式分封出去,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级宗法贵族体系。士处于这一体系的最末一等。《左传》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经济上,小部分士有年邑,大部分士则只有禄田。《国语·晋语》曰:“大夫食邑,士食田。”春秋时期,士十分活跃,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或进行军事政治活动,或聚众讲学。战国以后,士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


族 东汉以后在地主阶级内部形成的各地大姓豪族,拥有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又称“世族”或“高门”。士族是从战国以来的豪族地主、食封贵族地主和有权势的大商人地主中发展起来的。他们世代为官,把持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政治统治。士族拥有比一般豪强地主更大的经济力量,控制着大量的依附农民和奴婢。通过对民众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士族占有巨量的社会财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隋唐以后,在农民起义和战争的打击下,士族逐渐衰落下去。

商、西周、春秋时低级贵族阶层。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春秋以前多为军队中骨干。春秋时,多为卿大夫家臣,或有食田,或食俸禄,或参加农业生产。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