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壮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壮歌》

摄影作品。蒙明国1990年7月摄。作品展示了武警消防官兵抢救爆炸起火的油罐列车的惊险场面,画面展示出英雄的官兵们同心同德,竭尽全力,与烈火搏斗的大无畏姿态,颇具感染力。获1990年中国第十六届摄影艺术展览银牌奖。

壮歌

又称“俍歌”,即壮族民歌。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广东连山及贵州、湖南的壮族聚居区。唐宋时已有“刘三姐”,是唐初壮族民歌手的传说。刘三姐被誉为歌仙,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说法。壮歌可分为叙事诗歌、劳动歌、生活歌、诉苦歌、情歌、盘歌等多种。叙事歌(诗)中以《嘹歌》影响最大,由三月歌、日歌、夜歌、入寨歌、离乱歌、建房歌和散歌七部分组成,共1.6万行。《布伯》亦是典型的叙事歌。《嘹歌》控诉了封建统治阶段的罪行;《布伯》歌颂了布伯对雷王的斗争。生活歌《达隐之歌》反映了封建婚姻给妇女造成的悲剧。情歌更丰富细腻,可以用情歌恋爱交友,描述男女相恋的整个过程。壮歌形式多样,可分为“欢”、“西”、“师”、“加”等。“欢”是五言四句,腰脚韵和头脚韵互押,故又称“勒脚欢”或“勒脚歌”。壮歌的各种曲调有一千多种,可以独唱、重唱、领唱、合唱,丰富多彩。

壮歌

亦称“俍歌”。壮族民歌。唐宋时已盛行传说刘三姐系唐初壮族民歌手。以善于触景生情, 托物取喻为特点。有诉苦、叙事、叙史、农事和情歌等内容。五言四句的,称“欢”,七言四句的,称“歌”。因均押腰韵和脚韵,故又称“勒脚欢”或“勒脚歌”。清李调元(1734—?)所辑民歌集《粤风》一书,曾收《壮歌》、《俍歌》(用汉文音译)各一卷,保存了壮歌的原始资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