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承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夏承碑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六月立。高267厘米,宽128厘米。宋元祐(公元1086—1094年)四川省资州出土。明嘉靖时(公元1522—1566年)遭地震裂毁,今存河北省永年县。碑主夏承,字仲兖,其祖、父及兄皆居显位。承有文德,累任县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冀州从事等职,官至淳于长(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县),建宁三年六月卒。碑额题阳文:“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9字,碑末有“建宁三年蔡伯喈书”8字及唐耀重刻题记。隶书碑文14行,行27字,结体方整疏扩,多有篆书笔意,用笔圆润沉劲,表现了浑朴灵动的艺术构思及娴熟的书写技巧。清王澍评此碑云:“此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隶之存于今者,唯此绝异;然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学之不已,使之免堕入恶道。学者观此,当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此碑拓本以明无锡华夏(字东沙)真赏斋本为最佳,上有翁方纲长跋。有正书局、科普出版社、北京文物出版社、台湾中华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