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来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外来词Wailaici

也叫“借词”或“外来语”。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很早就从其它民族语言中吸收一些词,例如:来自西域伊朗语的“葡萄、琵琶、石榴”。来自印度梵语的“罗汉、涅槃、舍利”。来自朝鲜语的“金达莱、无穷花”。从近代,特别是建国以后,在日益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中,又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外来词,不仅普通话中有,各地方言中也有,如广州话的“巴士、的士、恤衫”。上海话的“葛特、派司、拿摩温”都是外来词。关于外来词的义译,由于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字各有义的,所以,说汉语的人较难接受字不表义的音译外来词,因而纯粹音译的词在汉语里所占比重很小,通用的为数更少。一些曾经流行的某些音译词也逐渐被自创词所取代。例如:“水汀(暖气)、卡通(动画片)、麦克风(扩音器)”。吸收外来词,在汉语中比较通行的方式有四种:❶译音加类名,如:“卡车、啤酒、芭蕾舞”。
❷半译音半译义,如:“霓虹灯、摩托车、冰淇淋”。
❸仿译,即用汉语语素对译原词的组成部分,如:“篮球、笔名、幼儿园”。这种方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义译法。
❹直接借用日语词的书写形式。日语中有不少汉字,由于书写形式与汉字相同,借入后不易被察觉,如:“经验、系统、原理、场合”等。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常因时间、译者、借译方式的不同,造成同实异名的现象。因此,使用外来词时要注意语言规范化。

外来词

又称“借词”、“外来语”。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词有三类:1.音译的,如“咖啡”、“奥林匹克”;2.音译兼表义的,包括音义双关的,如“浪漫”、“苦力”;半音译半意译的,如“摩托车”、“沙文主义”;音译加表义成分的,如“啤酒”、“芭蕾舞”;3.直接从日本文中借用的,如“积极”、“集团”、“干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