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多值逻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多值逻辑由否弃真假二值原则而建立的逻辑理论。形式地定义为:一个系统是n值的,仅当n是该系统的特征模型值的最小数,这里n必定大于2。随着n取不同的值,多值逻辑就有不同的形态。例如,当n=3时,就得到最简单的多值逻辑——三值逻辑,其中不矛盾律和排中律不再普遍有效。多值逻辑应用于物理学形成了量子逻辑。 多值逻辑现代数理逻辑研究的一个领域,指研究可以有任何有穷多和无穷多真值的命题的逻辑演算(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以及这些演算的性质(一致性、完全性等)和这些演算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在二值逻辑(又称古典逻辑)里,命题只取真假两个值,相应的逻辑系统便只研究以0,1为变域及值域的函数。然而,存在既不真又不假的命题,例如“明年一月一日中午我将在日内瓦”,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命题。用I表示这可能性命题的真值,用T表示真,F表示假,则就成为三值逻辑。对于二值逻辑成立的重言式,有的在三值逻辑中并不成立。例如,P∨乛p表示排中律,在二值逻辑中常真,但在三值逻辑中取命题P真值为I,则上式并不为真。由于可能性命题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区别,可以用不同的真值去表示这些可能性,因此就又有四值、五值逻辑等等。可以把多值逻辑系统的真值如下表示:t1,t2,t3,…,tm-1,tm。其中m为自然数,t1的值为真,tm的值为假,t2,…tm-1为有区别的中间值。多值逻辑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以及这些演算的性质(一致性、完全性等)和这些演算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在二值逻辑(又称古典逻辑)里,命题只取真假两个值,相应的逻辑系统便只研究以0,1为变域及值域的函数。然而,存在既不真又不假的命题,例如“明年一月一日中午我将在日内瓦”,这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命题。用I表示这可能性命题的真值,用T表示真,F表示假,则就成为三值逻辑。对于二值逻辑成立的重言式,有的在三值逻辑中并不成立。例如,P∨乛p表示排中律,在二值逻辑中常真,但在三值逻辑中取命题P真值为I,则上式并不为真。由于可能性命题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区别,可以用不同的真值去表示这些可能性,因此就又有四值、五值逻辑等等。可以把多值逻辑系统的真值如下表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