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傩

古代驱逐鬼疫的一种祭祀仪式。周代就有此俗,秦汉时盛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按:周礼有大傩,汉仪有侲子(逐鬼的童子),驱傩之事虽原始于黄帝,而大抵系周之旧制。周官岁终命方相氏率百隶,索室驱疫以逐之,则驱傩之始也。”《吕氏春秋·季冬》: “天子居玄堂右个,……命有司大傩。” 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后汉书·礼仪志》: “先腊一日曰大傩,谓之逐疫。”夏历腊八前一日举行驱除恶鬼邪魔的祭祀仪式,届时或击鼓驱疫,或选多名十几岁的童子,各戴面具,手持兵器,以群舞的形式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称为 “傩舞”。

大傩

古代于十二月腊日前一天或除夕举行的驱逐疫疠的礼仪。谯周《论语注》:“傩,却之也。”“大傩”。即“大却之”。又称作“逐除”、“逐疫”,或简称作“傩”。《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的大傩仪如下:“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夜漏上水,朝臣会,侍中、尚书、御史、谒者、虎贲、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帻陛卫。乘舆御前殿。黄门令奏曰:‘侲子备,请逐疫。’于是中黄门倡,侲子和,曰:‘甲作食𣧑,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盅。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汝)躯,拉女(汝)干,节解女(汝)肉,抽女(汝)肺肠。女(汝)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儛。嚾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傩人师讫,设桃梗、郁櫑、苇茭毕,执事陛者罢。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