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学辨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学辨业清代颜李学派的代表作。清李塨著。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保定蠡县(今属河北)人。少时师事颜元,专治礼、数、射、御、兵法、乐诸学,弃八股,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三十二岁中举后出游,结交名士,研讨学术。晚年隐居家乡,讲学经农,著作除此书外,还有《小学稽业》、《圣经学规纂》、《论学》、《平书订》、《拟太平策》、《传注问》、《恕谷后集》。此书阐述《大学》旨义,发挥颜元之学。 大学辨业清初李塨著。凡4卷。分别收入《颜李遗书》和《颜李丛书》。该书阐述和辨析《大学》旨义,对其师颜元的学术思想作了发挥。认为《大学》所言“格物致知”即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基本内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之实功。故提出“非学无以诚正修齐治平”,而“学问思辨之后又须笃行”,强调躬行践履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但亦主张先知而后行,“致知在格物者,从来圣贤之道,行先以知,而知在于学。”(卷二)“以力行为格物,是行先于知矣,倒矣。”(卷三)并把“知”与“行”“明分为二事”,“学与行虽是一事,而实两事也”,又背离了颜元的道德教育上学不离行的主张。提出人性存在于日用伦常的现实生活中,体现在人的实事实物的事功中。“善本于性,而性即见于事物”。主张性本善,指出人心“动而善者,意之自然也;动而恶者,后起之引弊习染也”。该书为颜李学派重要的哲学伦理学著作。 大学辨业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塨字刚主,号恕谷。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清思想家,师事颜元,为“颜李学派”奠基人之一。著有《小学稽业》、《大学辨业》、《平书订》、《恕谷文集》等。是书首有塨自序,又有塨的门人陈兆兴等的凡例。还有阎若璩、胡谓、朱敬、彭超、李维坤、王源、孔尚任的题辞和自识二则,书分四卷。卷一总论大学,辨后儒所论小学大学。论小学,辨后儒改易大学原本。卷二大学原文一篇。全篇解大学之道,至致知在格物解。卷三辨后儒格物解。其本乱至此谓知之至也解,申论格物。卷四所谓诚其意至末解。申解全篇,其大旨在辨程朱诸儒移易经文,妄分经传之不当。塨作此书,意在切实可行。故一切空泛迂腐之言,在所必斥。是书意所不尽者,具在塨所著《学规》及《论学》诸书中。又另著《小学稽业》,与此书相辅而行。该书有康熙间徐秉义刊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