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小金川之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小金川之役清朝两次重兵征剿金川的战事。当地藏民称 “乾隆王大霸金川”。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 (今金川县) 安抚司莎罗奔与小金川 (今小金县)、党坝 (今马尔康县)、明正(今康定县) 等土司争斗以致清廷不满。次年清廷派兵弹压,官军屡战失利。以至乾隆愤斩川陕总督张广泗,又将大学士纳亲赐死于军旅。随后命傅恒、岳钟琪以精兵进剿,莎罗奔降,赦其罪,仍袭土司职。第一次金川战役平息。清朝用兵75000余人,耗银2000余万两。莎罗奔故,郎卡袭职,仍与毗邻时有冲突。郎卡病故,索诺木承袭。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金川战事再起,大学士温福由汶川出西路,尚书桂林为四川总督率师由打箭炉出南路,先夹攻小金川。南路失利改阿桂代职。虽攻占小金,得而复失。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命阿桂为定西将军,补充精锐,共计兵力74000余人。分兵三路合击小金川。克后,攻大金川。索诺木所率藏兵利用险要地势和碉寨顽强防守。历时两年多清军终于围索诺木于噶拉依寨,各头人求降,索诺木被处死。是为第二次金川战役结束。清廷耗资7000余万两,阵亡士兵2.5万余人。战后两金川民众仅万余人幸存。其战事是乾隆皇帝 “十全武功” 的组成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